+
第199节
感谢哎吃荔枝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5-08 07:29:42
第218章 助人救已解开心锁 深思熟虑拒
再一次上路,卢八娘没有再故意延迟行程,她现在只想快回到青山城,就像受了伤的动物急于回到窝中舔舔伤口一样。
可是这一次入夜时分,卢八娘却听到了她原来盼望着的急促的马蹄声——只不过披衣起身见了人才知道这骑着马儿赶来的不是她的丈夫淮北王而是她的儿子淮北王世子。
卢八娘说不出的失落还是欣慰,她向旭儿问道。“我们不是说好了审过案后你回平北城吗?”
“母妃,我已经差人给父王送了书信,告诉他我要送你去青山城。”旭儿笑着扶住卢八娘的肩,“你和弟弟去这么远的地方,我哪里能放心,自然要送的。”
儿子长得已经比司马十七郎高了,他轻松地就把自己围在了怀里,好像要保护自己一样,卢八娘不由得眼睛发胀,声音也哽咽了,“是不是捷儿对你说了什么?”
“是,”旭儿低头看着母妃的脸,已经拿起袖子要替她擦去眼泪,却见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泪水止住了,旭儿内疚地说:“我只一心想着案子,就没多关心母妃……还不如弟弟体贴。”
“其实没什么的,”卢八娘轻轻地笑了起来,“母妃心里是有些不快,于是借着送捷儿的机会出来散散心。”
捷儿也只说母妃有些不开心,现在看母妃的样子确实也不要紧,旭儿不由得放下心来,“母妃,已经入夜了,你先休息吧。”
卢八娘笑着拉着旭儿坐下,“你既然来了,就把案子最后的结果讲一讲。”
“沙丘县的长者最终认定赵家要赔偿杨月婵被污陷入狱之事,但是比照寻常人减一等。”旭儿道:“析产的结果对杨月婵也很有利,她拿到相当上千金币的财物,加上赔偿的钱和孩子们的抚养费,将来的日子会过得很富足,无怪赵家不愿放她离开。”
“赵氏母子后来在众人面前恳求杨月婵不要离开,特别是赵母,哭得还很伤心,一直说杨月婵怎么仔细照料她,自己怎么错了,我觉得她是真很后悔。”旭儿叹道:“杨月婵看样子也被打动了,流了很多的泪,只是她没有再回去。”
一个家庭的破裂,特别是把伤口血淋淋地撕开给大家看,对哪一方都是悲剧。
“母妃,你的案子判得真好,抽丝剥茧,层层分明,又有理有据,还极得民心,”旭儿赞叹之余又问:“其实我觉得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赵鹏飞,为什么却将他轻轻放过了呢?”
“我知道你是拿你父王处理左将军的案子做比较,”卢八娘也记得那个案子,富贵后抛弃糟糠之妻,司马十七郎得知后当即判了左将军革职永不录用,在淮北曾轰动一时,“那案子虽然处理得狠了一些,但是完全符合律法和道德对官员的要求,你父王也借此给淮北的官员敲了敲警钟。”
“不过赵鹏飞与左将军不同,他要聪明得多,也可能是受了左将军案子的启发,他一直没有违反律法。你看他纳妾前先将过去的妾室放出,始终保持一个妾室,又没有宠妾灭妻,污告杨月婵的是赵母,威逼杨月婵的是沙丘县令。”虽然在卢八娘看来,赵鹏飞就是一个人渣,“但律法是我们制定的,所以我们更要遵守,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处置他。”
但是今天扒开了赵鹏飞的真面目,想来他今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是母妃,父王也完全遵守律法啊!”旭儿小心翼翼地提出了疑问,“母妃为什么不能包容一下呢?”
真没想到,旭儿竟然在这里等着自己。卢八娘并没有生气,大儿子四岁进书房读书,八岁跟着司马十七郎听政,十二岁参加议事,十四岁随父出征,十五岁已经独挡一面出来办差了。由于他嫡长子的身份,在他成长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司马十七郎更多的影响,有如此的想法并不奇怪。
甚至由于儿子的特殊身份,卢八娘一直也没有将自己的很多想法告诉他,毕竟淮北将来的统治者还是本土一点为好。她笑着说:“你问得很好,但今天太晚了,还是先休息吧,等有空母妃再对你说。”
卢八娘在离开王府前考虑最多的就是三个儿子,她认为自己已经力所能及地选择了对儿子最好的出路。做为一个成熟的中年女性,尽管她的内心免不了彷徨,但在行动上却不会动摇了。
眼下,卢八娘与大儿子坐在同一辆车里,闲闲地聊了起来,“旭儿,你为什么同情杨玉婵,而深恨赵鹏飞呢?”
“母妃,你没有看到杨月婵的血书和沙丘民众的请愿书,”旭儿还是热血少年,非常重感情,
“赵母病时杨月婵刚生长子,月子里就衣不解带地亲手照顾她,才救回了她的命。此后杨月婵差不多一直住在赵母的屋子里照顾她,而赵鹏飞的妾室则只管侍奉赵鹏飞……”
卢八娘静静地听旭儿义愤填膺地讲了赵家之事,赵家确实过份了,杨月婵也是忍无可忍。直到旭儿讲完了,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自己。
“我懂得你的意思,”卢八娘笑了,“你父王对我要好得多了。”
司马旭儿在为母妃讲述杨月婵的苦难史时确实隐含了这重深意,杨月婵和离是因为受了这么多的苦痛,而母妃在淮北王府日子过得相当好,可她怎么也要离开淮北王府呢?被揭穿心思的旭儿脸一红,“是,父王一直极敬重母妃的。”
卢八娘轻轻地摇摇头笑问:“你说杨月婵一直很痛苦,实在忍不下去才准备离开赵家,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忍的呢?”
旭儿一向觉得自己才智颇高,但竟被母妃这样一个问题问住了,如果说杨月婵是因为最后一个小妾进门才开始忍耐肯定是不对的,那么向前推,一直推到哪里才对呢?虽然按律法赵鹏飞可以纳一个妾,但是当年在第一个妾进门时杨月婵就一定没有痛苦吗?
见到旭儿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样子,卢八娘才开口说:“我是不想像杨月婵那样将痛苦埋在心底默默忍受,用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所以才要在自己变成杨月婵之前离开。”
“到了青山城,我冷静些时日,还会回平北城的,起码在过年前会回去。毕竟我还是淮北王妃,也是你们的母亲。但是眼下,我仔细想过,还是先离开比较好,免得我变成杨月婵那样的人。”
想到杨月婵三十岁就花白了的头发,枯槁的脸,还有带了些木然的神色,旭儿不寒而粟,“母妃,我错了。”
“你没错,旭儿,因为你还小,并不能真正理解感情的事。”卢八娘轻轻地摸着旭儿的头。
“母妃,当年董侧妃和薛侧妃进门的时候,你一定很难过吧。”
“当年董侧妃进门时,你父亲还很年轻,算是少不更事吧,而母妃呢也没有现在这么关切你父王,所以倒没怎么样。薛侧妃时你父王是为了取得薛家的支持才答应下来,母妃确实很气,可是后来还是原谅他了。”卢八娘说过了往事,免不了带了些惆怅道:“所以母妃不是没忍过。眼下这是你父亲第三次要纳妾了,我若是留在淮北王府,说不定会气成什么样。”
说完后卢八娘笑了,“现在我离开王府气倒消了些。还有,在感情上,每个人的需要都是不一样的,母妃就属于要求很高的,也属于不能容忍的,可是母妃改变不了自己,也不想改变。”
旭儿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见识却颇广,对于人□□故也明白些,现在他真正懂了母妃为什么要离开淮北王府,她并不是糊涂,也不是赌气,而是深思熟虑后选则的最好方法,“母妃,我陪你去青山城住些日子吧,你不是最爱吃海鲜吗?那里的海鲜才最鲜呢,还有听说海边的日出很美,我们一起去看!”
“旭儿,母妃现在心情已经很好了。”卢八娘笑道:“到了青山城,我们先把捷儿送到书院,然后你陪母妃住几天就回平北城吧,你父王那里更需要你。”
卢八娘决定将顺儿带在身边,捷儿送去书院读书,而旭儿,她会留给司马十七郎,毕竟如果三个儿都离开了,他也会觉得凄凉孤单。
旭儿听懂了,点了点头,却又道:“母妃,父王一直极维护你的,淮北官员们不少人一直上书
要改只许纳一妾的律法,还说父王身为淮北之主,应该广开后宫,繁茂子嗣,父王都驳回了。”
这些卢八娘都知道,但她就应该就此接受司马十七郎纳个妾进门吗?以往她总是担心过多的影响旭儿对并不好,但是她突然觉得什么也不说更不应该,于是想了想问:“你知道为什么当初母妃在初定律法时不许官员多纳妾吗?”
“是母妃不喜欢,也是怕淮北官员过于奢侈腐化。”
“都对,但是还有更多更主要的原因。”
旭儿想不到了,“是什么?”
卢八娘反问:“你仔细看过淮北各地人口数量吗?”
“看过,”旭儿自信地说:“母妃,淮北总人口数及各省人口数我都能背下来,吴郡和义郡我也知道。”
“那么这些人口中幼儿有多少,男女比例如何?青少年有多少,男女比例有多少?还有中年老年人的情况,你都清楚吗?而且这些数字又都说明什么呢?”
平时说起人口数自然是总数,旭儿没想到母妃竟然问得这样详细,只得摇头,“不清楚。”
第218章 助人救已解开心锁 深思熟虑拒
再一次上路,卢八娘没有再故意延迟行程,她现在只想快回到青山城,就像受了伤的动物急于回到窝中舔舔伤口一样。
可是这一次入夜时分,卢八娘却听到了她原来盼望着的急促的马蹄声——只不过披衣起身见了人才知道这骑着马儿赶来的不是她的丈夫淮北王而是她的儿子淮北王世子。
卢八娘说不出的失落还是欣慰,她向旭儿问道。“我们不是说好了审过案后你回平北城吗?”
“母妃,我已经差人给父王送了书信,告诉他我要送你去青山城。”旭儿笑着扶住卢八娘的肩,“你和弟弟去这么远的地方,我哪里能放心,自然要送的。”
儿子长得已经比司马十七郎高了,他轻松地就把自己围在了怀里,好像要保护自己一样,卢八娘不由得眼睛发胀,声音也哽咽了,“是不是捷儿对你说了什么?”
“是,”旭儿低头看着母妃的脸,已经拿起袖子要替她擦去眼泪,却见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泪水止住了,旭儿内疚地说:“我只一心想着案子,就没多关心母妃……还不如弟弟体贴。”
“其实没什么的,”卢八娘轻轻地笑了起来,“母妃心里是有些不快,于是借着送捷儿的机会出来散散心。”
捷儿也只说母妃有些不开心,现在看母妃的样子确实也不要紧,旭儿不由得放下心来,“母妃,已经入夜了,你先休息吧。”
卢八娘笑着拉着旭儿坐下,“你既然来了,就把案子最后的结果讲一讲。”
“沙丘县的长者最终认定赵家要赔偿杨月婵被污陷入狱之事,但是比照寻常人减一等。”旭儿道:“析产的结果对杨月婵也很有利,她拿到相当上千金币的财物,加上赔偿的钱和孩子们的抚养费,将来的日子会过得很富足,无怪赵家不愿放她离开。”
“赵氏母子后来在众人面前恳求杨月婵不要离开,特别是赵母,哭得还很伤心,一直说杨月婵怎么仔细照料她,自己怎么错了,我觉得她是真很后悔。”旭儿叹道:“杨月婵看样子也被打动了,流了很多的泪,只是她没有再回去。”
一个家庭的破裂,特别是把伤口血淋淋地撕开给大家看,对哪一方都是悲剧。
“母妃,你的案子判得真好,抽丝剥茧,层层分明,又有理有据,还极得民心,”旭儿赞叹之余又问:“其实我觉得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赵鹏飞,为什么却将他轻轻放过了呢?”
“我知道你是拿你父王处理左将军的案子做比较,”卢八娘也记得那个案子,富贵后抛弃糟糠之妻,司马十七郎得知后当即判了左将军革职永不录用,在淮北曾轰动一时,“那案子虽然处理得狠了一些,但是完全符合律法和道德对官员的要求,你父王也借此给淮北的官员敲了敲警钟。”
“不过赵鹏飞与左将军不同,他要聪明得多,也可能是受了左将军案子的启发,他一直没有违反律法。你看他纳妾前先将过去的妾室放出,始终保持一个妾室,又没有宠妾灭妻,污告杨月婵的是赵母,威逼杨月婵的是沙丘县令。”虽然在卢八娘看来,赵鹏飞就是一个人渣,“但律法是我们制定的,所以我们更要遵守,不能因为个人好恶而处置他。”
但是今天扒开了赵鹏飞的真面目,想来他今后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是母妃,父王也完全遵守律法啊!”旭儿小心翼翼地提出了疑问,“母妃为什么不能包容一下呢?”
真没想到,旭儿竟然在这里等着自己。卢八娘并没有生气,大儿子四岁进书房读书,八岁跟着司马十七郎听政,十二岁参加议事,十四岁随父出征,十五岁已经独挡一面出来办差了。由于他嫡长子的身份,在他成长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司马十七郎更多的影响,有如此的想法并不奇怪。
甚至由于儿子的特殊身份,卢八娘一直也没有将自己的很多想法告诉他,毕竟淮北将来的统治者还是本土一点为好。她笑着说:“你问得很好,但今天太晚了,还是先休息吧,等有空母妃再对你说。”
卢八娘在离开王府前考虑最多的就是三个儿子,她认为自己已经力所能及地选择了对儿子最好的出路。做为一个成熟的中年女性,尽管她的内心免不了彷徨,但在行动上却不会动摇了。
眼下,卢八娘与大儿子坐在同一辆车里,闲闲地聊了起来,“旭儿,你为什么同情杨玉婵,而深恨赵鹏飞呢?”
“母妃,你没有看到杨月婵的血书和沙丘民众的请愿书,”旭儿还是热血少年,非常重感情,
“赵母病时杨月婵刚生长子,月子里就衣不解带地亲手照顾她,才救回了她的命。此后杨月婵差不多一直住在赵母的屋子里照顾她,而赵鹏飞的妾室则只管侍奉赵鹏飞……”
卢八娘静静地听旭儿义愤填膺地讲了赵家之事,赵家确实过份了,杨月婵也是忍无可忍。直到旭儿讲完了,用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自己。
“我懂得你的意思,”卢八娘笑了,“你父王对我要好得多了。”
司马旭儿在为母妃讲述杨月婵的苦难史时确实隐含了这重深意,杨月婵和离是因为受了这么多的苦痛,而母妃在淮北王府日子过得相当好,可她怎么也要离开淮北王府呢?被揭穿心思的旭儿脸一红,“是,父王一直极敬重母妃的。”
卢八娘轻轻地摇摇头笑问:“你说杨月婵一直很痛苦,实在忍不下去才准备离开赵家,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忍的呢?”
旭儿一向觉得自己才智颇高,但竟被母妃这样一个问题问住了,如果说杨月婵是因为最后一个小妾进门才开始忍耐肯定是不对的,那么向前推,一直推到哪里才对呢?虽然按律法赵鹏飞可以纳一个妾,但是当年在第一个妾进门时杨月婵就一定没有痛苦吗?
见到旭儿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样子,卢八娘才开口说:“我是不想像杨月婵那样将痛苦埋在心底默默忍受,用别人的错误折磨自己,所以才要在自己变成杨月婵之前离开。”
“到了青山城,我冷静些时日,还会回平北城的,起码在过年前会回去。毕竟我还是淮北王妃,也是你们的母亲。但是眼下,我仔细想过,还是先离开比较好,免得我变成杨月婵那样的人。”
想到杨月婵三十岁就花白了的头发,枯槁的脸,还有带了些木然的神色,旭儿不寒而粟,“母妃,我错了。”
“你没错,旭儿,因为你还小,并不能真正理解感情的事。”卢八娘轻轻地摸着旭儿的头。
“母妃,当年董侧妃和薛侧妃进门的时候,你一定很难过吧。”
“当年董侧妃进门时,你父亲还很年轻,算是少不更事吧,而母妃呢也没有现在这么关切你父王,所以倒没怎么样。薛侧妃时你父王是为了取得薛家的支持才答应下来,母妃确实很气,可是后来还是原谅他了。”卢八娘说过了往事,免不了带了些惆怅道:“所以母妃不是没忍过。眼下这是你父亲第三次要纳妾了,我若是留在淮北王府,说不定会气成什么样。”
说完后卢八娘笑了,“现在我离开王府气倒消了些。还有,在感情上,每个人的需要都是不一样的,母妃就属于要求很高的,也属于不能容忍的,可是母妃改变不了自己,也不想改变。”
旭儿年纪虽然不大,但是见识却颇广,对于人□□故也明白些,现在他真正懂了母妃为什么要离开淮北王府,她并不是糊涂,也不是赌气,而是深思熟虑后选则的最好方法,“母妃,我陪你去青山城住些日子吧,你不是最爱吃海鲜吗?那里的海鲜才最鲜呢,还有听说海边的日出很美,我们一起去看!”
“旭儿,母妃现在心情已经很好了。”卢八娘笑道:“到了青山城,我们先把捷儿送到书院,然后你陪母妃住几天就回平北城吧,你父王那里更需要你。”
卢八娘决定将顺儿带在身边,捷儿送去书院读书,而旭儿,她会留给司马十七郎,毕竟如果三个儿都离开了,他也会觉得凄凉孤单。
旭儿听懂了,点了点头,却又道:“母妃,父王一直极维护你的,淮北官员们不少人一直上书
要改只许纳一妾的律法,还说父王身为淮北之主,应该广开后宫,繁茂子嗣,父王都驳回了。”
这些卢八娘都知道,但她就应该就此接受司马十七郎纳个妾进门吗?以往她总是担心过多的影响旭儿对并不好,但是她突然觉得什么也不说更不应该,于是想了想问:“你知道为什么当初母妃在初定律法时不许官员多纳妾吗?”
“是母妃不喜欢,也是怕淮北官员过于奢侈腐化。”
“都对,但是还有更多更主要的原因。”
旭儿想不到了,“是什么?”
卢八娘反问:“你仔细看过淮北各地人口数量吗?”
“看过,”旭儿自信地说:“母妃,淮北总人口数及各省人口数我都能背下来,吴郡和义郡我也知道。”
“那么这些人口中幼儿有多少,男女比例如何?青少年有多少,男女比例有多少?还有中年老年人的情况,你都清楚吗?而且这些数字又都说明什么呢?”
平时说起人口数自然是总数,旭儿没想到母妃竟然问得这样详细,只得摇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