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读书人有了文位,就有了底气,许多不在乎官位的读书人面对强权不亢不卑,正因为如此,左相哪怕再强势,军方和文院系中依然超过八成的人反对他。
  片刻后,周主簿狠狠瞪了方运一眼,道:“以后你们三味书屋要出版的书,会第一时间审核,十二个时辰内出结果,去印刷坊可以优先印刷。”
  方运依旧盯着周主簿。
  周主簿无奈地说:“我去请求院君大人,第一时间让这本书通过圣院审核,然后你可以联系三大书商,在别的国家卖书!你的那《枕中记》,我会请示院君,使之成为江州所有书院和文院的必备读物,仅此一项,你的文名就会很快遍布江州,而且单本的《枕中记》也可以卖出近万本。”
  方运心中非常满意,把《枕中记》列为一州必备读物意义重大,比镇国诗都重要,不过他神色不变。
  最后,周主簿露出不舍之色,道:“我退最后一步,不能再退了。我是《文报》在江州的编审之一,可以尽最大可能让一些消息登在《文报》上。只要你需要,而且符合《文报》的条件,我尽量帮你上《文报》。”
  方运立刻露出微笑,没想到竟然收获这么大,他比这个世界所有人都清楚《文报》或者说媒体的价值,媒体甚至可以成为颠覆一国的主要力量。
  “有劳周大人了,学生告辞。”方运拱手致谢。
  周主簿一脸不高兴地写了一份手令给方运,然后送方运离开,可一回头,周主簿脸上的笑容如花绽放,小心翼翼拿出方运的手稿,充满迷醉地看着。
  “好东西,好东西啊!什么金银珠宝,什么古玩奇珍,怎能比得上读书人的智慧!光是看着、摸着,我就心满意足。不错,很不错,以后可要多帮帮他。”
  周主簿越看越激动,竟然按捺不住,带着《枕中记》的原稿直奔江州州院君李文鹰李大学士府上。
  不多时,李府内突然传出周主簿痛苦愤怒的喊声。
  “李文鹰!你竟然敢抢夺我的……方运赠送给我的手稿!我要参你一本!你身为堂堂大学士、三品大员,抢我一个六品主簿、小小举人文位的私物,你简直丧心病狂!”
  “你竟然用战诗逼我走?我这就撞死在你家门前!还我《枕中记》!不然我去告御状!”
  “卑鄙!卑鄙至极!”
  “院君大人,李大学士,您行行好,还我《枕中记》吧!”
  “好!好!好!我这就去把《西厢记》锁起来,让你一辈子也看不到原稿!我还会修书告之蔡禾,死也不把《济县早行》原稿给你看!”
  “李文鹰老混蛋,我跟你没完!”
  周主簿骂累了,低声抱怨:“这算是报应吗?”然后闷闷不乐回家。
  方运得了好处,愉快地回家,在临睡前上了两柱香,安然入睡。
  第32章 十国第一案首
  一觉醒来,方运感觉脸有点痒,睁眼一看,原本应该在竹筐里的奴奴竟然躺在自己耳边,而且把新买的软枕当成了床。
  奴奴用尾巴当被子盖在身上,侧躺着,姿势非常优雅。
  方运微微一笑,摸了摸奴奴的小脑袋,起床洗漱。
  方运拿着周主簿的手令去文汇堂,又去了印刷坊。五万本书占很大的地方,方运没有取出,准备等到四月初一那天取,并顺便卖给来买《圣道》或《文报》的人。
  方运又细化了销售方案,所有人开始紧锣密鼓准备,务必要打响三味书屋的名气。
  从书屋出来,方运让方大牛回家,他则驾车买下今年三位半圣考官的所有文集,一共花了十六两银子,这相当于他以前三年的收入。
  他又顺道去文院,买了十年内的《文报》和《圣道》合订本,足足花了六十两。
  方运心中一算,仅仅买所有的《圣道》和《文报》,就要近四千两银子,如果把景国学宫里的所有图书各买一本,按照100文一本、共一百万本来算,就需要十万两银子。
  “道路漫长啊。”
  方运把马车赶到僻静的地方,把新买的书籍收入奇书天地,然后回家。
  那日方运和方家的大夫人商量,让他去教蒙学,不过那些孩子都已经学了《千字文》和《百家姓》,要三个月后到了秋天才会学习众圣经典,学习如何考童生,这段时间不用教太多,一天就一堂课,非常清闲。
  方运虽然感谢大夫人的安排,但也不想平白一个月领二十两银子,决定教一些别的,于是开始编《三字经》。
  《三字经》内容包括教育、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等许多方面,易记易读,浅显易懂,是和《千字文》与《百家姓》齐名的蒙学读物,在古代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原《三字经》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不适合圣元大陆的思想、人物或历史,都要剔除,同时还要加上圣元大陆独有的历史。
  根据圣元大陆的历史,方运重新编写了一千五百字左右的《三字经》,准备作为明天的授课内容,如果反应好,那么就继续教下去,然后尽快印刷出书,散播文名,赚取银两。
  诗文流传越广,文名越大,则文宫中的星辰越亮,方运自身的才气增长越快。
  第二天清晨,方运前往方家,见过大夫人,然后在大夫人的带领下来到方氏族学,大夫人亲自为方运介绍族学。
  方氏族学位于府城边缘,占地极广,规模完全不逊于小型书院。
  这里面的学生身份非常复杂,有方家人,有方家的亲属,有方家家丁的儿子,还有一些曾经跟方守业出生入死的战友的后代,所有烈士之子都被方守业收养,认为义子。
  族学一切免费,还供给免费午餐。
  方运估算了一下花费,一个月少说要花一千两银子,心中对方守业更加敬重,这才是仁,这才叫义。
  在这间族学足足有四百个学生,分为蒙学、初学和童生班三部分。
  方氏族学老师有二十多位,大夫人把众老师介绍给方运。
  这些老师中只有四个秀才,其余都是童生,大多数都对方运很热情,夸赞方运的诗写的好,只有少数几个不冷不热,而且对大夫人也冷淡。
  其中有一个人的语气最硬,是一个年轻的秀才,并且说自己是“府城双乙童生”,颇为自得。
  方运懒得理会这种人。
  府城每年考童生的考生人数是济县的二十倍,但录取人数只是济县的十倍,所以部分富商官员之子虽然在府城上学,学籍却落在别的县。
  府城人的竞争远比其他县城激烈,所以他们大都看不起那些小县的,哪怕方运是双甲童生,这个秀才也不认为自己弱多少。
  不过,若是遇到京城的学子,各州的人又会联合起来,因为京城的录取比例位居四州一京之首,明明是一城,童生份额却比一州还多。
  大夫人在介绍那个秀才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这是你二婶的外甥。”
  方运立刻明白怎么回事。
  送走大夫人,方运回到教习室,坐在自己的桌子前,把带来的东西放到桌子上,再一次整理讲课的内容。
  不多时,统管族学的老院长方镜堂来到教习室。
  所有教习立刻站起来。
  方镜堂笑眯眯道:“都坐,没有外人。方运,你以后教蒙学的甲班,每日教第二课,从八点一刻到九点一刻,可好?”
  许多人羡慕地看着方运,蒙学有五个班,甲班历来是最好的,甲班考中童生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班级。以后这些学生有出息了,当老师的必然就有了资历,或者进文院教书,或者借此扩展人脉。
  方运立刻道:“一切由院长定夺,晚辈听从便是。”
  方镜堂满意地点点头,但一旁的秀才路膺年道:“院长,他不过是今年的童生,虽然是双甲,我等不能比,但终究没有经验,让他去教甲班是否不妥?我中秀才五年,在此教学三年,我教童生班不累,不如由我来执教甲班。”
  “膺年,你在质疑我的安排?”方镜堂微笑着问。
  路膺年面色微变,急忙道:“不不不,膺年不是质疑叔公的安排,是质疑方运的能力。”
  方镜堂笑眯眯地问:“膺年,你多少岁考上童生。”
  “十九。”路膺年回答。
  “方运你呢?”方镜堂问。
  “十六。”
  方镜堂又问路膺年:“你的童生试可是双甲?”
  “不是。”
  “你可曾诗出鸣州?”
  “不曾。”
  “你可曾诗出镇国?”
  “什么!”教习室一片哗然,所有老师都难以置信地看着方运。
  此时四月的《圣道》没有出,方运诗成镇国的事也只在那些高文位的读书人之间流传,这些教书先生都不知道,他们只从三月下旬的《文报》中得知方运是双甲圣前童生。
  路膺年张了张嘴,没敢再开口。
  方镜堂向方运一拱手,道:“你的《济县早行》我昨日才听说,当真是诗中一绝,你能前来,让方氏族学蓬荜生辉。你好好教,在这里,没人能说你闲话。”
  方镜堂依旧一副笑眯眯的样子,扫视众人然后离开教习室。
  路膺年沉默不语,那几个童生教习一起围到方运身边,想知道方运的镇国诗。
  方运推辞不过,就把《济县早行》写了出来,这些老师不过是童生,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字字列锦之妙,等方运指出后,众人恍然大悟,连连称赞,心服口服。
  路膺年虽然没有过来,但侧耳倾听,听完后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临近八点一刻,院长方镜堂又来到教习室,带着方运前往蒙学甲班。
  路膺年和几个没课的老师则远远跟在后面。
  临近教室,方运的呼吸变得急促,第一次当老师难免有些激动。
  走进教室,方运首先看到的是一双双明亮清澈的眼睛,这些孩子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都有,挺直胸膛坐在桌子后面,好奇地看着方运。
  只听一人道:“见礼。”
  杂乱的桌椅挪动声响起,所有学生站起来,微微低头,齐声道:“先生好。”
  “坐吧。”方镜堂笑着示意学生坐下。
  方运环视教室,发现没有黑板,倒是有讲台。
  两人走到讲台后,方镜堂道:“这位就是以后第二堂课的新先生,你们可能不知道,他就是本年大名鼎鼎的双甲圣前童生,十国第一案首,方运!”
  所有的孩子都瞪大眼睛、长大嘴巴,惊讶地看着方运,有几个孩子甚至惊得叫出声来。
  在这十几天里,整个江州乃至景国的学子天天都能听到“方运”“双甲”“圣前”“鸣州”之类的词语,无论是在学堂、家里还是道路上,每一个地方都有人在说,因为方运是打破了景国的天荒。
  这些上蒙学的孩子在学校听老师夸双甲,在家里听父母说圣前,早就异常羡慕方运,现在亲眼看到传说中的大才子出现在这里,怎能不惊讶。
  有几个孩子激动得满脸涨红,恨不得跑到方运面前求一首诗。
  方镜堂对这些孩子的表现非常满意,又说了几句场面话才离开。
  路膺年和几个老师则在教室外,想听听方运到底会不会教。
  方运扫视仍然有些兴奋的学生,微微一笑,道:“我是谁,你们都知道了,但你们是谁,我还不知道。从左面开始,你们一一做自我介绍,说一下自己的名字,年龄,喜欢什么。来,你第一个说。”
  方运看向左前方的第一个学生。
  那个孩子立刻成了全班的焦点,他红着脸站起来,低声说:“我叫宋、宋启明,九岁,喜欢、喜欢吃。”
  “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