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节
智真喜静,多数时间都是在藏经阁内读经书参悟佛法,确实很少与人见面。收了度通为徒后,度通办了个讲佛会,央着他为善男信女们讲经,智真才被渐渐被人所熟知。
第九一四章 上门小女婿
“大师平日连寺门都少出,现在却带着圆通到了这坐马车都要走三天的南山坳。”左相又缓缓道,“大师莫以圆通烧了伙房为借口,那把火是谁放的还未可知。这点小事儿,还不到将您这位将来的永福寺主持逼走的地步。”
永福寺主持惠清的首弟子智真,平日甚少露面但每逢关键场合,无论是与僧家辩论佛法,还是与道家分辨佛道起源,总能悦服大众,所以在佛门中威望并不比他师傅慧清低,因为他师傅辩法,曾数次败在无尘观主手下。这样的高僧却忽然带着两个弟子离开永福寺,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小庙,个中缘由引人深思。智藏的刁难,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智真握着杯中茶轻轻饮了一口,如暮鼓晨钟的声音将左相营造出来的肃杀气氛消于无痕,“这是其一,圆通想来,贫僧便带着他来了。”
“是圆通想来,还是有人想让他来?”左相问道。
“确实是文昌郡主相邀在先。”智真平和应对。
左相缓缓笑了,“真是如此?”
“出家人,从不打诳语。”智真双掌合十。
“即是如此,那大师告诉本相,圆通是谁家子?”左相追问道。
智真依旧沉静,“贫僧不知。”
“十一年前,世人都以为清王妃带着即将临盆的孩儿入了棺材,本相原也这么认为,不过现在却不是了。同样是十一年前,不问世事的大师忽然收了个襁褓婴儿为徒,并亲手将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带着他来了清王葬身之处,连清王陪葬品出土大师都要带着他去看。甚至大师给圆通喝的药水,也与那些清王余孽的相同,这两日圆通肚子痛,怕也与此事有关吧?”左相转着手中的茶杯,继续推测道,“圆通是清王的遗腹子吧,大师可知你收留他是何罪过?”
智真双掌合十,“圆通是贫僧在永福寺侧门抱回的弃婴,他的父母是谁贫僧并不知晓。若是大人深信圆通是清王遗孤,那贫僧陪他去地狱走一遭又有何妨。”
左相缓缓笑了,“大师既已超脱生死,那本相便将圆通送到圣上面前,请圣上辨一辨这孩子的身世吧。”
智真垂眸,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左相的身体微微前倾,形成压迫之势,“圆通那双眼睛,若仔细看还真是让本相觉得眼熟呢。”
智真依旧不为所动,“大人不弑杀。”
“本相是不弑杀,但本相怕麻烦,喜欢一了百了。”左相收回身形,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莫干顶级黄芽,看来大师与莫干山的王鹿鸣也颇为投机。”
“这茶是文昌郡主送与贫僧的。”
“文昌郡主一家待大师师徒真是不错。”左相饮尽杯中茶,“大师若是心怀隐瞒以怨报德,实非佛理。”
“贫僧随缘随心,从不强求。”智真将杯盖盖上,意为送客。
左相含笑站起来,“大师是觉得若是这里不妥,随时可将圆通送走吧?您当晟王派来的两百余人是摆设么,连本相都能看出来的事,晟王会不知?大师若是想安生,就不要打郡主母女的主意,否则晟王的刀,绝对落得比大师以为的快。”
智真双手合十,“贫僧原也不知,相爷与郡主一家也有交情。”
左相答得颇为玄妙,“谁让她们一家,合了家母的眼缘呢。”
待左相走后,智真去见小徒弟,见他睡得安稳,又抬手试了试他的额头,才稍稍放心。度通低声道,“师父,师弟睡前也没拉稀,明日应就好了。”
智真吩咐道,“明早你去秦安人家讨些青菜,给圆通熬青菜粥补肚子。”
度通笑了,“秦安人已经让人送了来,还问了圆通的情形。师父,您抽空为秦安人开坛讲一次经吧?”
他到了南山坳后,还未曾开坛讲经。智真点头,“只限第一庄和秦家村人,南山坳近来不太平,莫惹出事端。”
“徒儿明白!”度通立刻眯起眼露出大白牙,师父肯**,他们庙里的香火就要旺起来了。
第二天一早,度通拎着一大篮热腾腾的馒头到了第一庄,与秦氏讲二月初八是佛祖出家日,他师父要开坛讲经,问秦氏想听什么经。
秦氏听了欢喜又蒙圈,问道,“春天适合将啥经?”
度通露着两颗兔子牙,笑得极为开心,“安人一语点醒了小僧,春天当讲春天的经!那就选释迦牟尼成佛后讲的第一部 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吧。”
秦氏晕晕乎乎地送走了度通,然后问她俩闺女,“《华严经》跟春天有啥关系吗?”
小暖当然不知道,小草歪着小脑袋说,“圆通说佛祖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冒出头,光芒普照群山,这或许是春天的意思吧?”
“太阳不是每天都升起来吗,这根春天有啥关系?”秦氏问道。
小草不知道了,看她姐;小暖当然不知道,看教她们吐纳练体的贺风露。贺风露很是为难,“小师姑,风露是道士。”
“对,咱是道士!”小暖深以为然地点头,“娘也别多想了,度通一定是见娘亲没点,就挑了一部他师父讲着最轻松的。”
“不会吧?”秦氏觉得度通方才笑得可真诚了。
还是小草比较靠谱,“小草见了圆通仔细问问他,再回来告诉娘亲。”
“这个成。”秦氏笑道。
镇清寺内,圆通捧着菜粥喝得正香。
吃了三大碗粥的度通接着讲,“秦安人识字时间不长,秦家村里的妇人大多不识字,师父挑《华严经》中最浅显易懂的普贤菩萨净行品讲讲,有半个多时辰就成。”
智真点头应下,圆通放下碗叹了口气,“可惜大黄不在家,它还没听过师父讲经呢。”
度通……
智真含笑摸了摸徒弟的小光头,“圆通,讲经结束后,为师正式收你为出家弟子可好?”
圆通是智真收养的孤儿,至今还没给他受戒,是想等他长大后让他自己择人生路,若是他想出家便继续跟随师父修行,若是他想归尘世,便转成为佛门俗家弟子。度通端着粥碗看着师父,不晓得师父为何改了主意,让圆通现在就受戒。
圆通为难地抬起挠了挠小光头,“师父,小草说要徒儿长大了给她当上门女婿。”
“噗!”度通受惊,喷粥。
第九一五章 小草的嘴
因左相硬拖着木刑去了济县大牢,审问被三爷送进去的清王余党,所以南山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伙该干啥干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在外边风餐露宿了这些年也不觉得有啥的高仓颉等人,因住惯了山长茶宿舒服的小院子,在山里呆了两天就受不住春冻,又跑了回来。他们刚到村口,就听说丰园的一匹大宛马下崽了,爱马的高仓颉立刻跑去看。
马场边地栅栏外站了满满一圈人,还“当当”地响着,高仓颉寻声望去,见他的属下华池正带着一帮人修整丰园的围栏,华池轮锤打桩的动作,那叫一个标准,看得高仓颉一脸黑线,这厮真是越来越不务正业了。
韩二胖回头见高仓颉来了,扬起蒲扇大手喊道,“高大哥,来来,咱在这儿给你留了个位子。”
刚高仓颉默默走到村霸身边,被他搂着膀子亲切招呼着,“大哥这两天去哪儿了,出来进去也瞅不见你。”
高仓颉见华池也望过来,不好意思地咳嗽一声,“去外边跑了趟买卖。”
高仓颉假称是跑皮子生意的行商,也一本正经地在村里收了几张好皮子。韩二胖不再多问,笑嘻嘻地指着跟在马管事身边的大儿子道,“大哥瞧,我家大小子是不是越来越有样了?”
这个的确是,高仓颉真诚地点了头,左右巴望着找了一圈,“马崽子呢?”
“还在马肚子里呢,说是快了。”韩二胖乐呵呵的望着,也不知是看儿子还是看马。
村里人到底是有多闲,才会围了这么多人来看马,高仓颉低声道,“那我先回了,出去几天回来得回去睡个觉解解乏。”
往回走了没几步,高仓颉就见秦家村的小村霸陈小草拿着跟小棍子坐在石头上,她对面站着比她高了半脑袋的小和尚圆通。
这里有情报,而且大黄不在,机会!高仓颉马上放慢脚步,一点点往前挪。
哪知他刚挪了几步,那该死的小秃驴就抬起小手一指,“小草,有人来了。”
小草转脑袋见是高仓颉,弯起大眼睛甜甜地道,“高大伯再不走快点儿,茶宿内就没空屋子了,刚有一帮子外地来的书生进了茶宿。”
那可不成!高仓颉顾不得打探消息,快步奔向茶宿去保他睡觉的窝。
见他走了,小暖又转回来看着圆通,一脸认真地继续问,“然后呢?”
圆通老老实实地回话,“我师父和师兄张了好几回嘴,说你是小孩子,话当不得真,就让小僧出来读书了。”
小草气势十足地在手心里一下下地敲着小棍子,“圆通,你八岁时说过谎吗?”
“没有!”圆通答得非常肯定。
“我今年也八岁了,那你觉得我的话当不当得真?”小草又问。
圆通立刻点头,“当真。”
小草满意了,小棍子往石头上一放,掰着小手给给圆通分析道理,“你十八岁如果不当和尚了,一定要成家娶媳妇,对吧?”
对吗?圆通求助贺风露。贺风露默默转头,心里有点同情这个被二姑娘盯上的小和尚。
“应该对吧?”圆通迷糊着。
小草用力点了点小脑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当和尚也就算了,不当和尚了还不娶媳妇就是不孝了。虽然你没见过你爹娘,但他们生养你一场,你总不能不孝,对吧?”
“对!”圆通点头。
“如果要娶媳妇,你能找到比我更好的吗?”小草又问。
“不能。”圆通又摇头。
“嗯,所以就这么办吧。先生还等着咱们去读书呢,走。”小草满意转身,领着小和尚去云开书舍读书。跟在他们身后的贺风露,对二姑娘的本事佩服地五体投地。
第一庄里,秦氏正与翠巧和黄子厚商量着今年春耕的事儿,李氏抱着小四郎跑来了。
跟秦氏唠了半天闲磕,李氏才低声道,“姐,四郎他爷爷奶奶说要搬到我们那院里去住,说让我把东里间收拾出来……”
正房以东为尊,东里间是一家之主住的屋子,他们过去了住主房也是对的。
这事儿秦氏听二弟说过,知道她现在心里不痛快,但也只能安慰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大嫂病着做不了饭,大妮儿又不顶事,让你来回跑还不如把两个老人接过来住。他们过来了,就有人帮你搭把手照看四郎,家里家外的事儿你也就能转悠开了。”
二妮儿大了,她就能照看弟弟。刚过了一年多舒心日子的李氏,想到又要跟婆婆住在一起,心里就像塞了只螃蟹八爪挠心地难受,可她是儿媳妇,伺候老人是天经地义的。若是只老两口过来,她也就不说啥了,可是,“他奶奶要带着三郎一块过来,说是三郎跟着他们俩一块睡熟了。”
三郎跟大郎不一样,大郎自小就爱读书,三郎自小就爱抢东西打架。让三郎过来,添双筷子李氏倒不怕,怕得就是他欺负二妮儿和四郎,或者把四郎带坏了。
秦氏也皱了眉,“二弟怎么说?”
李氏低头拧着衣角,小声道,“他还不知道,刚他奶奶过来说的。姐也知道正田的脾气,怕是他知道了也不会说啥……”
二弟还真是这个脾气,不过娘家的事儿,秦氏现在真不好张嘴说话,“你不想让三郎过来,就跟二弟商量。毕竟是你在家照看孩子管老人,你张嘴了,二弟总不会不管的。”
李氏继续拧衣角,“他铺子里的事儿那么忙,我不想再让他为家里的事儿操心……”
所以就来找她了,她能干啥?秦氏顿了顿,才问道,“那你想咋办?”
李氏把衣角快揉成一团了,才不好意思地说了来意,“姐,我这话吧,你要是觉得不合适就当我没说。我想让二妮儿跟小草学点拳脚功夫,要是他爷爷奶奶真带着三郎过去,三郎找事二郎不好上手,可二妮儿就不一样了,要是……要是二妮把三郎打了,谁也说不上啥来,姐说是不?”
秦氏没想到弟妹想的竟是这么个法子,一时愣住了。
“其实,我想让二妮儿跟小草学两下子,也是为了二妮儿将来打算。是我这当娘的没本事,二妮的性子随我,怕事儿又胆小还不会说话。我怕她嫁到夫家去受气,要是她能会两下子,也能好点不是……”李氏觉得小草把大妮儿和三郎揍得趴在地上直哭那场面,可解气了。
第九一六章 分棉花籽
第九一四章 上门小女婿
“大师平日连寺门都少出,现在却带着圆通到了这坐马车都要走三天的南山坳。”左相又缓缓道,“大师莫以圆通烧了伙房为借口,那把火是谁放的还未可知。这点小事儿,还不到将您这位将来的永福寺主持逼走的地步。”
永福寺主持惠清的首弟子智真,平日甚少露面但每逢关键场合,无论是与僧家辩论佛法,还是与道家分辨佛道起源,总能悦服大众,所以在佛门中威望并不比他师傅慧清低,因为他师傅辩法,曾数次败在无尘观主手下。这样的高僧却忽然带着两个弟子离开永福寺,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小庙,个中缘由引人深思。智藏的刁难,不过是个借口罢了。
智真握着杯中茶轻轻饮了一口,如暮鼓晨钟的声音将左相营造出来的肃杀气氛消于无痕,“这是其一,圆通想来,贫僧便带着他来了。”
“是圆通想来,还是有人想让他来?”左相问道。
“确实是文昌郡主相邀在先。”智真平和应对。
左相缓缓笑了,“真是如此?”
“出家人,从不打诳语。”智真双掌合十。
“即是如此,那大师告诉本相,圆通是谁家子?”左相追问道。
智真依旧沉静,“贫僧不知。”
“十一年前,世人都以为清王妃带着即将临盆的孩儿入了棺材,本相原也这么认为,不过现在却不是了。同样是十一年前,不问世事的大师忽然收了个襁褓婴儿为徒,并亲手将其抚养长大,现在又带着他来了清王葬身之处,连清王陪葬品出土大师都要带着他去看。甚至大师给圆通喝的药水,也与那些清王余孽的相同,这两日圆通肚子痛,怕也与此事有关吧?”左相转着手中的茶杯,继续推测道,“圆通是清王的遗腹子吧,大师可知你收留他是何罪过?”
智真双掌合十,“圆通是贫僧在永福寺侧门抱回的弃婴,他的父母是谁贫僧并不知晓。若是大人深信圆通是清王遗孤,那贫僧陪他去地狱走一遭又有何妨。”
左相缓缓笑了,“大师既已超脱生死,那本相便将圆通送到圣上面前,请圣上辨一辨这孩子的身世吧。”
智真垂眸,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左相的身体微微前倾,形成压迫之势,“圆通那双眼睛,若仔细看还真是让本相觉得眼熟呢。”
智真依旧不为所动,“大人不弑杀。”
“本相是不弑杀,但本相怕麻烦,喜欢一了百了。”左相收回身形,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莫干顶级黄芽,看来大师与莫干山的王鹿鸣也颇为投机。”
“这茶是文昌郡主送与贫僧的。”
“文昌郡主一家待大师师徒真是不错。”左相饮尽杯中茶,“大师若是心怀隐瞒以怨报德,实非佛理。”
“贫僧随缘随心,从不强求。”智真将杯盖盖上,意为送客。
左相含笑站起来,“大师是觉得若是这里不妥,随时可将圆通送走吧?您当晟王派来的两百余人是摆设么,连本相都能看出来的事,晟王会不知?大师若是想安生,就不要打郡主母女的主意,否则晟王的刀,绝对落得比大师以为的快。”
智真双手合十,“贫僧原也不知,相爷与郡主一家也有交情。”
左相答得颇为玄妙,“谁让她们一家,合了家母的眼缘呢。”
待左相走后,智真去见小徒弟,见他睡得安稳,又抬手试了试他的额头,才稍稍放心。度通低声道,“师父,师弟睡前也没拉稀,明日应就好了。”
智真吩咐道,“明早你去秦安人家讨些青菜,给圆通熬青菜粥补肚子。”
度通笑了,“秦安人已经让人送了来,还问了圆通的情形。师父,您抽空为秦安人开坛讲一次经吧?”
他到了南山坳后,还未曾开坛讲经。智真点头,“只限第一庄和秦家村人,南山坳近来不太平,莫惹出事端。”
“徒儿明白!”度通立刻眯起眼露出大白牙,师父肯**,他们庙里的香火就要旺起来了。
第二天一早,度通拎着一大篮热腾腾的馒头到了第一庄,与秦氏讲二月初八是佛祖出家日,他师父要开坛讲经,问秦氏想听什么经。
秦氏听了欢喜又蒙圈,问道,“春天适合将啥经?”
度通露着两颗兔子牙,笑得极为开心,“安人一语点醒了小僧,春天当讲春天的经!那就选释迦牟尼成佛后讲的第一部 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吧。”
秦氏晕晕乎乎地送走了度通,然后问她俩闺女,“《华严经》跟春天有啥关系吗?”
小暖当然不知道,小草歪着小脑袋说,“圆通说佛祖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冒出头,光芒普照群山,这或许是春天的意思吧?”
“太阳不是每天都升起来吗,这根春天有啥关系?”秦氏问道。
小草不知道了,看她姐;小暖当然不知道,看教她们吐纳练体的贺风露。贺风露很是为难,“小师姑,风露是道士。”
“对,咱是道士!”小暖深以为然地点头,“娘也别多想了,度通一定是见娘亲没点,就挑了一部他师父讲着最轻松的。”
“不会吧?”秦氏觉得度通方才笑得可真诚了。
还是小草比较靠谱,“小草见了圆通仔细问问他,再回来告诉娘亲。”
“这个成。”秦氏笑道。
镇清寺内,圆通捧着菜粥喝得正香。
吃了三大碗粥的度通接着讲,“秦安人识字时间不长,秦家村里的妇人大多不识字,师父挑《华严经》中最浅显易懂的普贤菩萨净行品讲讲,有半个多时辰就成。”
智真点头应下,圆通放下碗叹了口气,“可惜大黄不在家,它还没听过师父讲经呢。”
度通……
智真含笑摸了摸徒弟的小光头,“圆通,讲经结束后,为师正式收你为出家弟子可好?”
圆通是智真收养的孤儿,至今还没给他受戒,是想等他长大后让他自己择人生路,若是他想出家便继续跟随师父修行,若是他想归尘世,便转成为佛门俗家弟子。度通端着粥碗看着师父,不晓得师父为何改了主意,让圆通现在就受戒。
圆通为难地抬起挠了挠小光头,“师父,小草说要徒儿长大了给她当上门女婿。”
“噗!”度通受惊,喷粥。
第九一五章 小草的嘴
因左相硬拖着木刑去了济县大牢,审问被三爷送进去的清王余党,所以南山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大伙该干啥干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在外边风餐露宿了这些年也不觉得有啥的高仓颉等人,因住惯了山长茶宿舒服的小院子,在山里呆了两天就受不住春冻,又跑了回来。他们刚到村口,就听说丰园的一匹大宛马下崽了,爱马的高仓颉立刻跑去看。
马场边地栅栏外站了满满一圈人,还“当当”地响着,高仓颉寻声望去,见他的属下华池正带着一帮人修整丰园的围栏,华池轮锤打桩的动作,那叫一个标准,看得高仓颉一脸黑线,这厮真是越来越不务正业了。
韩二胖回头见高仓颉来了,扬起蒲扇大手喊道,“高大哥,来来,咱在这儿给你留了个位子。”
刚高仓颉默默走到村霸身边,被他搂着膀子亲切招呼着,“大哥这两天去哪儿了,出来进去也瞅不见你。”
高仓颉见华池也望过来,不好意思地咳嗽一声,“去外边跑了趟买卖。”
高仓颉假称是跑皮子生意的行商,也一本正经地在村里收了几张好皮子。韩二胖不再多问,笑嘻嘻地指着跟在马管事身边的大儿子道,“大哥瞧,我家大小子是不是越来越有样了?”
这个的确是,高仓颉真诚地点了头,左右巴望着找了一圈,“马崽子呢?”
“还在马肚子里呢,说是快了。”韩二胖乐呵呵的望着,也不知是看儿子还是看马。
村里人到底是有多闲,才会围了这么多人来看马,高仓颉低声道,“那我先回了,出去几天回来得回去睡个觉解解乏。”
往回走了没几步,高仓颉就见秦家村的小村霸陈小草拿着跟小棍子坐在石头上,她对面站着比她高了半脑袋的小和尚圆通。
这里有情报,而且大黄不在,机会!高仓颉马上放慢脚步,一点点往前挪。
哪知他刚挪了几步,那该死的小秃驴就抬起小手一指,“小草,有人来了。”
小草转脑袋见是高仓颉,弯起大眼睛甜甜地道,“高大伯再不走快点儿,茶宿内就没空屋子了,刚有一帮子外地来的书生进了茶宿。”
那可不成!高仓颉顾不得打探消息,快步奔向茶宿去保他睡觉的窝。
见他走了,小暖又转回来看着圆通,一脸认真地继续问,“然后呢?”
圆通老老实实地回话,“我师父和师兄张了好几回嘴,说你是小孩子,话当不得真,就让小僧出来读书了。”
小草气势十足地在手心里一下下地敲着小棍子,“圆通,你八岁时说过谎吗?”
“没有!”圆通答得非常肯定。
“我今年也八岁了,那你觉得我的话当不当得真?”小草又问。
圆通立刻点头,“当真。”
小草满意了,小棍子往石头上一放,掰着小手给给圆通分析道理,“你十八岁如果不当和尚了,一定要成家娶媳妇,对吧?”
对吗?圆通求助贺风露。贺风露默默转头,心里有点同情这个被二姑娘盯上的小和尚。
“应该对吧?”圆通迷糊着。
小草用力点了点小脑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当和尚也就算了,不当和尚了还不娶媳妇就是不孝了。虽然你没见过你爹娘,但他们生养你一场,你总不能不孝,对吧?”
“对!”圆通点头。
“如果要娶媳妇,你能找到比我更好的吗?”小草又问。
“不能。”圆通又摇头。
“嗯,所以就这么办吧。先生还等着咱们去读书呢,走。”小草满意转身,领着小和尚去云开书舍读书。跟在他们身后的贺风露,对二姑娘的本事佩服地五体投地。
第一庄里,秦氏正与翠巧和黄子厚商量着今年春耕的事儿,李氏抱着小四郎跑来了。
跟秦氏唠了半天闲磕,李氏才低声道,“姐,四郎他爷爷奶奶说要搬到我们那院里去住,说让我把东里间收拾出来……”
正房以东为尊,东里间是一家之主住的屋子,他们过去了住主房也是对的。
这事儿秦氏听二弟说过,知道她现在心里不痛快,但也只能安慰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大嫂病着做不了饭,大妮儿又不顶事,让你来回跑还不如把两个老人接过来住。他们过来了,就有人帮你搭把手照看四郎,家里家外的事儿你也就能转悠开了。”
二妮儿大了,她就能照看弟弟。刚过了一年多舒心日子的李氏,想到又要跟婆婆住在一起,心里就像塞了只螃蟹八爪挠心地难受,可她是儿媳妇,伺候老人是天经地义的。若是只老两口过来,她也就不说啥了,可是,“他奶奶要带着三郎一块过来,说是三郎跟着他们俩一块睡熟了。”
三郎跟大郎不一样,大郎自小就爱读书,三郎自小就爱抢东西打架。让三郎过来,添双筷子李氏倒不怕,怕得就是他欺负二妮儿和四郎,或者把四郎带坏了。
秦氏也皱了眉,“二弟怎么说?”
李氏低头拧着衣角,小声道,“他还不知道,刚他奶奶过来说的。姐也知道正田的脾气,怕是他知道了也不会说啥……”
二弟还真是这个脾气,不过娘家的事儿,秦氏现在真不好张嘴说话,“你不想让三郎过来,就跟二弟商量。毕竟是你在家照看孩子管老人,你张嘴了,二弟总不会不管的。”
李氏继续拧衣角,“他铺子里的事儿那么忙,我不想再让他为家里的事儿操心……”
所以就来找她了,她能干啥?秦氏顿了顿,才问道,“那你想咋办?”
李氏把衣角快揉成一团了,才不好意思地说了来意,“姐,我这话吧,你要是觉得不合适就当我没说。我想让二妮儿跟小草学点拳脚功夫,要是他爷爷奶奶真带着三郎过去,三郎找事二郎不好上手,可二妮儿就不一样了,要是……要是二妮把三郎打了,谁也说不上啥来,姐说是不?”
秦氏没想到弟妹想的竟是这么个法子,一时愣住了。
“其实,我想让二妮儿跟小草学两下子,也是为了二妮儿将来打算。是我这当娘的没本事,二妮的性子随我,怕事儿又胆小还不会说话。我怕她嫁到夫家去受气,要是她能会两下子,也能好点不是……”李氏觉得小草把大妮儿和三郎揍得趴在地上直哭那场面,可解气了。
第九一六章 分棉花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