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华夏这片土地孕育出的五千年文明,世界独一份。要不是当年没跟上时代,错过了工业革命,赶上了这个节点,世界往来中,华夏怎么可能被人欺负?哪怕是萧景曜上辈子的历史中,最后一个王朝,前期国力也算不错。放眼世界,也是富裕国家。这才被侵略者盯上,用炮火轰开华夏的国门,逼迫华夏签订了一条又一条的不平等条约,不知赔出去了多少白银。
  华夏几千年的积累,都在那场浩劫中被扫荡一空。所以新生的华夏才那么艰难,过了好一阵一穷二白的日子。是几代人的拼命追赶,才让华夏重新站在了世界前列,终于有了和别人硬碰硬的底气。
  萧景曜听梁千山说完他们这次出海的所见所闻之后,心中已经可以肯定,这就是上辈子华夏错过的那个机会!
  没有人比萧景曜更清楚这个节点意味着什么,也没有人比萧景曜更清楚接下来的发展。
  梁千山说完后还意犹未尽,颇为遗憾,“原本我们打算按照你给我们的航海图继续走,打算找一找你说的那个美洲大陆,然后听你的,带一些粮种树植回来。只不过……还好我们这一路走得不快,走走停停,时不时靠岸补充粮食蔬果等东西。不然朝廷派来给我们送消息的船都追不上我们。”
  实际上是大齐建国以来就实行海禁,大家都没出过海,看什么都新鲜。就算沿途小国明显不如大齐富饶,康王和荣王还是饶有兴致地逛得仔细。他们本就是代表大齐出使海外,见的都是小国的国王,自然又是一番觥筹交错,顺便再提一提双方贸易往来之事——既然大齐开了海禁,那海上贸易自然是多多益善,不然大齐的关税商税从何而来?
  荣王年轻气盛,对新鲜事物都十分好奇,语言天赋又强,为了更好了解每个国家的特点,他们到了一个国家,都会停留不少时间。
  梁千山提到这事儿就颇为无语,“荣王就这么赖了一阵又一阵,我本来以为他是少年心性就顾着贪玩,谁知道他这赖一阵就学会一个国家的话,叽里咕噜和人家本国人说起来还自信,哄得人家送了他一堆礼物,其中还有不少典籍。我虽然不认得那些鸟语,瞧着应当也是些重要的记载。你说,荣王不会把人家的史书给骗过来了吧?”
  萧景曜:“……”
  “倒也不至于,有的国家,并未有修史的习惯。”
  或者说,像华夏这样,特地设置史官,史书成堆,本朝为前朝修史,几千年文化全都有迹可循,有史可循的,才是少数。
  谁知梁千山听了萧景曜这话后却大惊失色,“什么?他们连史官都没有?那他们怎么把东西留给后人?”
  看看华夏,史书不绝。是记载,也是约束。哪怕是坐拥四海,执掌天下万民的生杀大权的帝王,也要顾忌身后名。对于华夏人而言,最高的追求就是青史留名。不修史的国家,着实有些挑战梁千山的三观。
  梁千山木着脸摇了摇头,“果然是蛮夷。”
  史书都没有,这是未开化啊!
  萧景曜也没搞明白为什么梁千山的反应会这么大。这家伙是个武将没错吧,怎么对其他国家没有史官忠实地记载编写史书之事如此愤怒?萧景曜这个正统的读书人都没跳脚呢。
  梁千山又看向萧景曜,深深叹了口气,“好在我们走得不算太远,收到了如此重要的消息,还能再去拜一拜先皇。”
  正宁帝都躺进皇陵里了,帝陵当然有人守护,一般人去不得。哪怕是康王和荣王想要去皇陵,也不能私自过去,只能去求永嘉帝,让他松口允许他们二人去为先皇守皇陵。
  梁千山总觉得,正宁帝的性子,就算不习惯这些热闹,也会很欣喜看到两个亲儿子。
  总之他们这一次出海,周边国家倒是去了,再远一点的地方都没去,探索美洲大陆的主线任务更是直接夭折,连一半的路都没走完。
  萧景曜更心动了。
  原本康王和荣王领着使臣团出海,萧景曜以自己是闵州总督,不宜出海瞎跑为由不断宽慰自己,还有顾希夷和小汤包呢。顾希夷可能会支持自己,可是谁知道这一路上会碰上什么困境,一去好几年,小汤包人生中最重要的童年时期,萧景曜都没能参与,那岂不是太对不起小汤包了?
  萧景曜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努力按下非常想出海的念头,安安生生地当他的闵州总督。
  可是出海的蒸汽船回来了。
  萧景曜看着那两艘蒸汽战船,这种到了后世肯定要被放进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好不容易被压下去的那股渴望,又重新升腾了出来,更因为先前被压制得太狠,如今怕是有点还有些反弹,压了一次又一次,却都不管用,只在萧景曜空闲下来之时,或者看到停泊在港口的蒸汽船,亦或是在听梁千山等人提及海外风光的时候,萧景曜脑海里就有个声音在疯狂叫嚣,“我也想出海,我也要出海!”
  出海可比现在窝在总督府里有趣多了!
  萧景曜想着自己桌案上一堆又一堆的公务,忍不住抬手揉了揉眉心,却对上梁千山不赞同的目光,“皱眉容易生出川字纹,我们这些鲁莽的武将并不在意,你们文官怎么也不在意?”
  萧景曜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道:“我们文官,也并没有那么注重容貌。”
  顶多就是平日里穿戴十分齐整一些,爱收拾自己一点。听闻某些不爱收拾自己的武将能一两个月不洗澡,这样的奇葩,文官们都颇为无奈。
  梁千山嘿嘿一笑,为自己正名,“都说北地男子多埋汰,不爱洗澡不修边幅,身上一股臭味,令人闻了后很是厌恶。要我说,嫌弃我们武将埋汰的,该去和这帮蛮夷人打打交道,准保能将他们臭晕过去!”
  萧景曜摸了摸鼻子,露出了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海上沐浴总归不如在陆地上方便,洗澡频率必然赶不上在闵州之时,身上发臭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更何况,有部分蛮夷还有狐臭,体味也大,这些味道混在一起,那真是多闻一秒都是对鼻子的酷刑。
  把体味大的海盗和武将们比臭,武将们真的罪不至此啊!
  奈何梁千山的速度十分快,大漏勺一漏,所有人都知道海外蛮夷臭得很,比训练的武将还要臭。新鲜事物总是能激发人的好奇心,闵州百姓互相讨论了一波后,最终得出结论:蛮夷就是如此不得上苍偏爱。被偏爱的,如他们大齐,总归是幸运些。
  听到这些传言的萧景曜:“……”
  只有蛮夷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顾希夷察觉到了萧景曜平静外表下的纠结与挣扎,忍不住问萧景曜,“夫君在忧虑什么?以往并未感觉到夫君如此犹豫不决,发生了什么令夫君左右为难的事情吗?”
  萧景曜看着面前满脸关切的顾希夷,话到嘴边打了个转,又吞了回去,只觉得自己太不负责任。
  顾希夷却耐心十足。她和萧景曜成婚好几年,又有了小汤包这个孩子,可以说她应当是这世上最了解萧景曜的人,见萧景曜这般迟疑,顾希夷反而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测,“夫君犹豫不决的事,同我有关?”
  萧景曜看了顾希夷一眼,又移开目光,良久才道:“希夷,我想出海。”
  在萧景曜沉默时,顾希夷一颗心都提了起来,生怕萧景曜说出什么让她无法接受的话。短短的时间内,顾希夷脑海中已经闪过无数不妙的猜测,并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萧景曜开口时,顾希夷甚至还微不可见的颤抖了一下。
  结果就这?
  顾希夷的脑袋上缓缓冒出一个问号,“想出海,为何这般犹豫?”
  不知道的还以为萧景曜面临的是什么生死抉择呢。
  萧景曜一呆,“出海的话,我就有好几年不能陪在你们身边了。”
  顾希夷好气又好笑,一颗心却像是包裹在温水中一样,暖意只达四肢百骸,轻轻吐了一口气,横了萧景曜一眼,“就这?既然夫君想出海,那就去吧。夫君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公婆和小汤包,等待夫君回来。”
  萧景曜眨了眨眼,又摸了摸鼻子,心里还有些小郁闷,“就这么痛快地同意了?你都没有一点不舍得我吗?”
  “我当然舍不得夫君,恨不得天天同夫君在一起。”顾希夷忍不住一笑,眼中波光粼粼,最后化为一片温柔,“但我更不想让夫君留下遗憾。”
  “我能感受到,出海对夫君来说,很重要。”
  “虽然自成婚以来,我就没同夫君分开过,但小汤包如此年幼,万万不能将他带上船一起出海,只能我在家里陪着他。不然的话,我一定选择陪夫君一起出海。”
  萧景曜的目光也温柔下来,定定地看着顾希夷,“单独带孩子,很辛苦。我不在,你出门参加宴会,可能会听一些闲话,受了委屈,也不能及时告诉我。”
  顾希夷忍不住偏过头去,转过头来后又是一张笑脸,“你这是把我当成独自带孩子的无依无靠的小可怜了呢?家里有公公婆婆,祖父祖母在,小汤包又懂事乖巧,还有一众伺候的下人,哪里会累着我?”
  “至于宴会受委屈……哈哈哈,你什么时候见过我受委屈?我不但是你的妻子,还是顾将军府的姑娘啊。将军府又不是什么破落户,谁敢在我面前放肆?”
  顾希夷寥寥几句话,将萧景曜的顾虑全都打碎,笑吟吟地看着萧景曜,目光温柔又坚定,“夫君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吧。我不会拖你的后腿。”
  “谁说你拖我后腿了?”萧景曜皱眉,面色不悦,“我就是舍不得你们。一去几年,原本还说我来给小汤包开蒙,等他大些再给他寻个官学送他去念书。我任满回京后,小汤包也大了,正好可以去国子监念书,或者进顺天府学也不错。现在我突然想出海,不知要错过多少小汤包的成长时刻。”
  这一点,顾希夷也没法帮萧景曜。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顾希夷静静地看着萧景曜,萧景曜叹气,“世事从来难两全。”
  小汤包不知道什么跑了过来,从萧景曜身后探出了个小脑袋,“小汤包也想跟着爹爹一起出海。小汤包身体壮壮,不生病!”
  出海啊,一听就很有趣。听说海外还有金发碧眼的蛮夷,和大齐人长得完全不同,小汤包对此充满了好奇,特别想亲眼看一看,还想去吃一吃海外的美食。
  海里那么多好吃的海鲜,海外之国肯定也有很多很多的美食!小汤包觉得自己以前想的还是不够周全,吃遍大齐这个目标还是有点小了,他就该把这个目标换做吃遍世界!
  小汤包还在这里做梦呢,萧景曜已经毫不犹豫地摇头拒绝了小汤包的请求,“不行,你不能去。”
  按梁千山说的,他们的船队都还没到欧洲。鬼知道现在欧洲是什么情况,要是正处于黑死病时期,那就真的要大命了。别说带着小汤包去冒险,萧景曜自己都没把握能否保证自己不中招。
  现代医学还未出现的时代,人命是如此脆弱,简单的一个感染风寒都能夺走不少人的性命。
  萧景曜怎么可能忍心带着不过五岁的小汤包去冒险。
  再说了,朝廷也不会让萧景曜拖家带口去出海。这可是公务,哪个官员处理公务还一直带着妻子孩子的?别说出海在外要维护好大齐的形象,就算在大齐境内,寻常官员上任,也少有将妻儿都带着的。更多的是妻子留在家中侍奉双亲,教导孩子,官员则带着一两个妾室上任。萧景曜来闵州时,带上了顾希夷和年幼的小汤包,还让许多人吃了一惊。
  小汤包听了萧景曜说的理由也没接着闹,反而挺着小肚子说道:“爹爹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小汤包尽量长慢一点,等爹爹出海回来,看到的还是现在这样的小汤包。”
  萧景曜忍不住揉了揉宝贝儿子的脑袋,被小汤包萌得心肝颤,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可爱的崽崽!
  萧景曜忍不住膨胀,这么可爱的崽,我家的!
  看着一大一小两双装满支持的眼睛,萧景曜也忍不住笑了,一手一个将人搂在怀里,喟叹一声:“我得有多幸运才能碰上你们。”
  顾希夷却道:“碰上你,才是我们母子的幸运。”
  多的是回家就当甩手掌柜的男子,更多的是对孩子不闻不问,随便见几面,考校一下孩子的课业,将孩子批评到头都快抬不起来,已经算是人人称道的好父亲了。
  像萧景曜这样亲力亲为带孩子,不肯错过孩子每一个成长的父亲,整个大齐都找不出第二个。更别提萧景曜从来不提纳妾收房之事,一家三口不知羡煞了多少人。
  小汤包淘气起来,可是能像小猴子那样将萧景曜当成树抱着蹭蹭蹭往上爬,萧景曜高兴起来也能在屋子里给小汤包当马骑。父子俩感情极好,夫妻间的情分也不浅。
  顾希夷和小汤包自然能感受到萧景曜待他们的情意,正因为如此,他们更不想让萧景曜留下遗憾。纷纷表示萧景曜尽管出发,不用担心他们。尤其是小汤包,本来知道萧景曜出海不带他,小汤包是打算要闹一闹的。结果感受到萧景曜的为难之后,小汤包迅速转变了态度,明明想到要和萧景曜分开好几年就忍不住想掉眼泪,小汤包都硬生生忍住了想哭的冲动,红着眼眶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和往常一样活泼,拍着胸脯向萧景曜保证他一定乖乖听话,绝不让萧景曜担心。
  萧景曜一颗心都要被妻儿给融化了,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开口道:“我先给陛下递个奏折,看陛下允不允许我出海。”
  康王和荣王这次回京,肯定是要去皇陵给正宁帝上香并守陵的,再让他们出海也不合适。宁王和平王,现在还继续圈着呢,地位高,关键时刻能代表大齐的王爷们,一个不留。
  萧景曜在这个时候递奏折,也是个恰当的时机。萧景曜的官职够高,二品大员放哪儿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他还和永嘉帝关系极好,自己又有能耐,关键时刻有足够的魄力做出决断,甚至代表永嘉帝做出决定,先斩后奏。官员中只有他有这个脸面和魄力,其他人都做不到。
  更妙的是,萧景曜和梁千山也交情不浅。
  仔细一算,除了康王和荣王之外,萧景曜确实是最适合出海的人选。
  永嘉帝收到萧景曜的奏折时,第一反应就是萧景曜想扔下他跑路,开开心心当一阵咸鱼,过上令他羡慕的生活。但是萧景曜这么一条一条地同他认真分析,永嘉帝不由沉默了,犹豫再三,还是在奏折上写了个“准”字。
  可恶,小伙伴都能出海玩耍,去领略海上风光,见识各个海外小国的风景,他这个皇帝只能守在皇宫中处理各种令人头秃的奏折,真是岂有此理!
  以前当太子时,永嘉帝还能时不时偷偷溜出宫去玩。在正宁帝的纵容下,朝臣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去。现在,永嘉帝若是再隔三差五就偷溜出宫,御史们能排着队撞死在太极殿的柱子上!
  永嘉帝憋屈,他就说皇位是个坑。他分明从小就打算做个混吃等死的闲人来着,怎么就肩负起了这世上最沉重的一副担子?
  就离谱。
  永嘉帝黑着脸给批准了小伙伴出海的奏折,心情却很是不高兴,撂了笔就跑去找儿子,看着快到十岁的太子满脸欣慰,摸摸太子的脑袋,永嘉帝目露期盼,大力鼓励太子,“夫子们都夸你的课业完成得特别好,继续保持,等你再大一点,就能上朝听政了,到时候可要多帮父皇分忧。”
  还是小学生年纪的太子哪里知道人心竟能险恶到这份儿上,一点都不觉得他父皇这是在给他挖坑,而是觉得这是父皇认可他,看重他,瞬间就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大声保证道:“儿臣一定更加努力学习!”
  永嘉帝更欣慰了,这么努力地学习好啊,学好后就能来帮自己干活了。干熟悉了后就可以监国了,等到他再历练几年,能独当一面,自己就跑路,将太子扔给萧景曜,自己也领着一帮人出海去玩一玩!
  永嘉帝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尚且还能算年幼的太子硬生生打了个寒颤,很是纳闷儿,现在天也不算冷,怎么自己突然就打寒颤了呢?真是奇了怪了。
  永嘉帝看看已经到了自己胸口高的儿子,突然想起小伙伴家的儿子,眼神又是一亮,“瑞儿,朕给你找个伴读好不好?”
  先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太子伴读的位置总是空着。主要还是永嘉帝太护崽,总觉得旁人家的孩子有可能让自己的崽不痛快。再加上太子从来就没提过伴读的事儿,明显对伴读不感兴趣,永嘉帝也就没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或者说父子俩都有点奇奇怪怪的坚持,最好的那个没来,他们就不想退而求其次。
  比如永嘉帝,一薅羊毛指定找萧景曜这头最肥的羊来薅。又比如太子,心里觉得萧大人家的儿子最机灵,最适合当他的伴读,在知道小汤包不会成为他的伴读后,太子也没有兴趣要别的伴读。
  得不到那个最好的,那就把位置空着。
  现在太子听到永嘉帝提起为他选伴读的事儿,抿了抿唇,摇头道:“儿臣课业繁忙,再过几年就能为父皇分忧了,不必再挑伴读。”
  十岁,半大不小的年纪。生在皇室,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然早熟的厉害,十分清楚他的伴读对于被选中的官员们意味着什么。他是皇祖父和永嘉帝两个人一同培养出来的太子,兼具二人之长,重情又冷情。若是伴读家里真的因为家里出了个太子伴读就觉得有了仰仗,到处兴风作浪残害百姓,那太子也会举起屠刀,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并不会对伴读的家族又任何手软。
  永嘉帝嘿嘿一笑,往太子身边凑了凑,乐道:“你不是很喜欢萧夫子家的那个小孩儿?算算年纪,他今年也不过五岁,是比你小了点,但很是聪慧,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赶上你的学业,到时候你就在朕面前好好哭吧,比不过一个年纪只有一半的小孩儿,朕看你能不能忍住不哭。”
  太子好气啊,哪有这样想看儿子出糗大哭的无良亲爹啊?但是伴读人选是小汤包欸,太子觉得自己可以忍一忍他父皇的不靠谱。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大概就是这样,永嘉帝还是福王的时候就和萧景曜投缘,现在太子小小年纪就记挂着小汤包,也不知道是不是这种眼缘也有遗传一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