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
遗憾的是,朱高炽那愚蠢的欧豆豆,直到姜星火讲完了这一切才反应了过来。
朱高煦忽然后知后觉地问道:“姜先生,如果日心说成立、万有引力存在,是不是天人感应就不成立了啊?”
此言一出,新歪脖子树下陷入了短暂地沉寂。
卓老头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燕逆的头号打手,竟然真的这么有长进,虽说后知后觉了点,但武夫能意识到这一点,明白这种敏感性非常强的问题,就已经实属不易了。
郑和则烦躁的挠了挠自己的长髯,朱高煦这憨货.
然而,郑和下一瞬就尴尬在了原地。
粘上去的长髯,被挠掉了一小块,而且更糟糕地是,这种趋势似乎有了扩大的迹象。
不得已,郑和只好维持住了这个姿势。
好在此时倒也无人在意他,都在等着姜星火回答。
而朱高煦说出口,也同样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问的不太对。
毕竟,在朱高煦的认知里,此时两名小吏,应该正在隔壁奋笔疾书,忠实地记录着他们的谈话。
而这些文字,是会上交到父皇朱棣手里的。
姜星火诚实地点了点头。
“日心说成立,万有引力存在,天人感应自然不攻自破。”
“别、别说了吧。”
朱高煦忽然开始支支吾吾了起来。
姜星火反而笑道:“有什么不能说的。”
“日月,为明啊。”
随着姜星火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落下,隔壁内外,都陷入了思索。
所谓“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其实就像是董仲舒魔改儒学一样,日心说魔改一下部分释义,好像也不是不可以为大明皇权服务呢
第199章 测算太阳?【求月票!】
“日月为明.”
朱高煦今天的思维似乎异常活跃,他马上又问出了一个奇奇怪怪的问题。
“姜先生刚才说过,万有引力有个规律,也就是说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正是如此。”姜星火肯定道。
“那请问姜先生,如果万有引力成立,太阳是中心,那么太阳距离我们的大地那么远,都能发出万有引力,牵引着我们的大地跟着旋转那太阳得有多大的质量啊?或者说,太阳多大啊?”朱高煦好奇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卓老头也跟着看向了姜星火。
显然卓老头对这个问题也很关心。
毕竟,从古至今大家都是看着太阳挂在那里,但太阳具体有多大,是比地球大还是比地球小,没人说的清楚。
而如果根据万有引力的理论,卓老头推导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那就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或者说太阳是地球和金木水火土等天体的中心,那么太阳的质量亦或者说是重量,必须要极大极大才行。
否则的话,一个小太阳吸引一堆大天体,显然是一件极度不靠谱的事情。
但是卓老头却对这个问题,不太抱有希望。
卓老头不是对姜星火解答这个问题不抱有希望,而是压根对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就不抱有希望。
原因也很简单.郭守敬以人力测算大地的面积,在卓老头看来,这就已经是天文地理之学,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毕竟,大地面积这个东西,确实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只是不好测量而已,不代表不能测量。
可问题是,太阳的质量、面积、距离,这些怎么测量?
飞到太阳上面拿个尺子去量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故此,卓老头实在是没指望姜星火这个才华惊人的后生,能给出什么答案来。
但是,
但是,
姜星火却嘴唇一张一合。
“好办。”
——————
“这墙,是不是坏了?”
朱高炽难以置信地扭过头去,问两个小吏。
两个小吏郭琎和柴车齐齐摇头。
窃听扩音墙目前没坏,声音很清晰地传了过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墙没坏,是耳朵坏了?”
朱高炽又伸出手指试图掏掏耳朵眼,但他短粗的小拇指,显然不能够做到这一点。
朱高炽最终无奈地确信,墙没坏,耳朵也没坏。
姜星火,竟然真的说他能测出太阳的质量和大小!
这在朱高炽看来,简直就是在听后羿射日、精卫填海一般的神话嘛。
天文学这种东西,朱元璋只是禁止民间私自学习,但是钦天监里,以及皇子皇孙想要学习,是没有禁止的。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文学这种东西,是跟皇权息息相关的,皇家学了没什么问题。
而朱高炽从小也学习过一些天文知识,在燕王府(原元朝大都皇宫)里,也有一些天文学相关的书籍,朱高炽他认为在天文方面,自己还是有几分本领的。
但即便如此,所谓的测出太阳运动轨迹之类的东西,都只存在于某些笔记中,华夏传统的天文学方法,依旧是没法画出太阳运动轨迹的。
而连太阳的运动轨迹都画不出来,只能依靠浑仪这个模糊的模型,以及延续了上千年积累下来的大量数据用代数方法计算的华夏传统天文学,自然没有能力来测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以及太阳的质量和表面积这种更高深的东西了。
当然了,也不是说华夏天文学不行,而是在时代,谁来都测不出来.
最起码的天文望远镜这个科技点都没点出来,怎么观察?怎么测量?
因此,朱高炽对此并不相信。
而且朱高炽觉得,如果真的要测算太阳位置和大小,那肯定得先需要某些特定的契机,还需得配合好时间,才能模糊测算出来。
现在姜星火说他能测出太阳位置和大小,朱高炽根本就不信啊。
但是……从墙对面传来的姜星火说话的语速,比平时要快,而且他说话时的情绪波动也变得有些强烈,仿佛受到某种刺激,让朱高炽不敢轻视姜星火所说的可能性,更加不敢随意说话自己打断自己的聆听思路。
——————
“如何测量太阳?”
姜星火自问自答道:“第一步,当然就是刚才所说的扭秤实验,首先我们要测出万有引力的常数。”
“这个实验好做的很,只要坚持重复测试排除干扰,任何一个有合格数学知识的人,都可以自己算出来万有引力常数。”
“至于第二步。”姜星火顿了顿继续说道,“则是要通过一个高塔扔球的实验,来通过万有引力常数,测算出地球的质量。”
“小友且慢。”
卓老头连忙打断了姜星火的讲话。
姜星火的这个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就仿佛一个人拿了一块铁矿石,然后“啪”地一下,变出了一把钢刀,然后告诉你——“看,就这么弄然后就这样了。”
姜星火依言停下讲话。
“不知老先生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卓敬的老眼里带着几分迷惑,“扭秤.实验,能算出来万有引力常数,老夫尚能理解,可为什么高塔扔球,能算出来地球的质量呢?”
姜星火默默地在地面上继续拿小树枝写字。
地球质量=(重力*地球半径的二次方)/万有引力常数*高塔铁球实验物体质量
姜星火又写了一行小字备注:*的意思,就是乘以。
写完了计算地球质量的公式,姜星火抬头问道。
“地球半径,我们知不知道?”
这个听起来有点离谱的问题,卓老头还真知道答案。
“郭守敬测过,十二万里。”
姜星火继续问道:“做完扭秤实验,万有引力常数知不知道?”
“知道。”
卓老头还是有些不解:“那跟高塔铁球实验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姜星火解释道:“重力,也就是万有引力在地球上的体现,这个能理解吗?”
三人齐齐点头,这就是换个说法,万有引力在地球上就是重力,当然能理解。
“那重力怎么测?不知道没关系,我告诉你们,你们看看来判断,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姜星火说道。
姜星火在地上写道。
重力=实验物体*物体下落的加速度
这次朱高煦麻爪了,但郑和与卓敬这两个在这方面颇有造诣的人,却剎那间明白了过来。
卓敬更是捡起一块小石头,直接举起手臂放到高处,然后让石头掉落下来。
如此反复四五次,连朱高煦也回过味来。
原理,其实一点就透。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遗憾的是,朱高炽那愚蠢的欧豆豆,直到姜星火讲完了这一切才反应了过来。
朱高煦忽然后知后觉地问道:“姜先生,如果日心说成立、万有引力存在,是不是天人感应就不成立了啊?”
此言一出,新歪脖子树下陷入了短暂地沉寂。
卓老头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燕逆的头号打手,竟然真的这么有长进,虽说后知后觉了点,但武夫能意识到这一点,明白这种敏感性非常强的问题,就已经实属不易了。
郑和则烦躁的挠了挠自己的长髯,朱高煦这憨货.
然而,郑和下一瞬就尴尬在了原地。
粘上去的长髯,被挠掉了一小块,而且更糟糕地是,这种趋势似乎有了扩大的迹象。
不得已,郑和只好维持住了这个姿势。
好在此时倒也无人在意他,都在等着姜星火回答。
而朱高煦说出口,也同样意识到,自己这个问题问的不太对。
毕竟,在朱高煦的认知里,此时两名小吏,应该正在隔壁奋笔疾书,忠实地记录着他们的谈话。
而这些文字,是会上交到父皇朱棣手里的。
姜星火诚实地点了点头。
“日心说成立,万有引力存在,天人感应自然不攻自破。”
“别、别说了吧。”
朱高煦忽然开始支支吾吾了起来。
姜星火反而笑道:“有什么不能说的。”
“日月,为明啊。”
随着姜星火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落下,隔壁内外,都陷入了思索。
所谓“自有大儒为我辩经”,其实就像是董仲舒魔改儒学一样,日心说魔改一下部分释义,好像也不是不可以为大明皇权服务呢
第199章 测算太阳?【求月票!】
“日月为明.”
朱高煦今天的思维似乎异常活跃,他马上又问出了一个奇奇怪怪的问题。
“姜先生刚才说过,万有引力有个规律,也就是说物体的质量越大,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大;物体之间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就越小。”
“正是如此。”姜星火肯定道。
“那请问姜先生,如果万有引力成立,太阳是中心,那么太阳距离我们的大地那么远,都能发出万有引力,牵引着我们的大地跟着旋转那太阳得有多大的质量啊?或者说,太阳多大啊?”朱高煦好奇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卓老头也跟着看向了姜星火。
显然卓老头对这个问题也很关心。
毕竟,从古至今大家都是看着太阳挂在那里,但太阳具体有多大,是比地球大还是比地球小,没人说的清楚。
而如果根据万有引力的理论,卓老头推导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那就是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或者说太阳是地球和金木水火土等天体的中心,那么太阳的质量亦或者说是重量,必须要极大极大才行。
否则的话,一个小太阳吸引一堆大天体,显然是一件极度不靠谱的事情。
但是卓老头却对这个问题,不太抱有希望。
卓老头不是对姜星火解答这个问题不抱有希望,而是压根对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就不抱有希望。
原因也很简单.郭守敬以人力测算大地的面积,在卓老头看来,这就已经是天文地理之学,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毕竟,大地面积这个东西,确实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只是不好测量而已,不代表不能测量。
可问题是,太阳的质量、面积、距离,这些怎么测量?
飞到太阳上面拿个尺子去量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故此,卓老头实在是没指望姜星火这个才华惊人的后生,能给出什么答案来。
但是,
但是,
姜星火却嘴唇一张一合。
“好办。”
——————
“这墙,是不是坏了?”
朱高炽难以置信地扭过头去,问两个小吏。
两个小吏郭琎和柴车齐齐摇头。
窃听扩音墙目前没坏,声音很清晰地传了过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墙没坏,是耳朵坏了?”
朱高炽又伸出手指试图掏掏耳朵眼,但他短粗的小拇指,显然不能够做到这一点。
朱高炽最终无奈地确信,墙没坏,耳朵也没坏。
姜星火,竟然真的说他能测出太阳的质量和大小!
这在朱高炽看来,简直就是在听后羿射日、精卫填海一般的神话嘛。
天文学这种东西,朱元璋只是禁止民间私自学习,但是钦天监里,以及皇子皇孙想要学习,是没有禁止的。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天文学这种东西,是跟皇权息息相关的,皇家学了没什么问题。
而朱高炽从小也学习过一些天文知识,在燕王府(原元朝大都皇宫)里,也有一些天文学相关的书籍,朱高炽他认为在天文方面,自己还是有几分本领的。
但即便如此,所谓的测出太阳运动轨迹之类的东西,都只存在于某些笔记中,华夏传统的天文学方法,依旧是没法画出太阳运动轨迹的。
而连太阳的运动轨迹都画不出来,只能依靠浑仪这个模糊的模型,以及延续了上千年积累下来的大量数据用代数方法计算的华夏传统天文学,自然没有能力来测算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以及太阳的质量和表面积这种更高深的东西了。
当然了,也不是说华夏天文学不行,而是在时代,谁来都测不出来.
最起码的天文望远镜这个科技点都没点出来,怎么观察?怎么测量?
因此,朱高炽对此并不相信。
而且朱高炽觉得,如果真的要测算太阳位置和大小,那肯定得先需要某些特定的契机,还需得配合好时间,才能模糊测算出来。
现在姜星火说他能测出太阳位置和大小,朱高炽根本就不信啊。
但是……从墙对面传来的姜星火说话的语速,比平时要快,而且他说话时的情绪波动也变得有些强烈,仿佛受到某种刺激,让朱高炽不敢轻视姜星火所说的可能性,更加不敢随意说话自己打断自己的聆听思路。
——————
“如何测量太阳?”
姜星火自问自答道:“第一步,当然就是刚才所说的扭秤实验,首先我们要测出万有引力的常数。”
“这个实验好做的很,只要坚持重复测试排除干扰,任何一个有合格数学知识的人,都可以自己算出来万有引力常数。”
“至于第二步。”姜星火顿了顿继续说道,“则是要通过一个高塔扔球的实验,来通过万有引力常数,测算出地球的质量。”
“小友且慢。”
卓老头连忙打断了姜星火的讲话。
姜星火的这个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就仿佛一个人拿了一块铁矿石,然后“啪”地一下,变出了一把钢刀,然后告诉你——“看,就这么弄然后就这样了。”
姜星火依言停下讲话。
“不知老先生有何指教?”
“指教谈不上。”卓敬的老眼里带着几分迷惑,“扭秤.实验,能算出来万有引力常数,老夫尚能理解,可为什么高塔扔球,能算出来地球的质量呢?”
姜星火默默地在地面上继续拿小树枝写字。
地球质量=(重力*地球半径的二次方)/万有引力常数*高塔铁球实验物体质量
姜星火又写了一行小字备注:*的意思,就是乘以。
写完了计算地球质量的公式,姜星火抬头问道。
“地球半径,我们知不知道?”
这个听起来有点离谱的问题,卓老头还真知道答案。
“郭守敬测过,十二万里。”
姜星火继续问道:“做完扭秤实验,万有引力常数知不知道?”
“知道。”
卓老头还是有些不解:“那跟高塔铁球实验物体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
姜星火解释道:“重力,也就是万有引力在地球上的体现,这个能理解吗?”
三人齐齐点头,这就是换个说法,万有引力在地球上就是重力,当然能理解。
“那重力怎么测?不知道没关系,我告诉你们,你们看看来判断,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姜星火说道。
姜星火在地上写道。
重力=实验物体*物体下落的加速度
这次朱高煦麻爪了,但郑和与卓敬这两个在这方面颇有造诣的人,却剎那间明白了过来。
卓敬更是捡起一块小石头,直接举起手臂放到高处,然后让石头掉落下来。
如此反复四五次,连朱高煦也回过味来。
原理,其实一点就透。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