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66章 安东不一样!
  刘煦自从被派到安东主持大局后,性子是进一步收敛,喜怒不形于色,十余年下来甚至连笑都笑过几次,但此时此刻,竟然给刘文渊一种坐立难安的感觉。
  稍微诧异了下,刘文渊还是表情认真地坚持自己的看法:“或许是儿忧虑过甚,言论稍显夸张!但儿还是认为,倘若不折不扣依陛下如此意志贯彻下去,以大汉之大,也难料能坚持多久。这些年,朝野之事,纷扰繁多,又能有多少余力顾及外藩?”
  显然,刘文渊这番论调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刘煦则在沉吟几许后,轻声叹道:“你以为,你能看到这些问题,陛下就看不到吗?你自觉眼光远略,能胜过陛下?”
  面对父亲这两个问题,纵然刘文渊自信满满,也不敢章口就来了。
  见他沉默,刘煦继续道:“你才经历过多少人事,就敢在此大言炎炎,妄谈大政。你祖父掌国数十载,小事小节或许迷糊之时,但大是大非,何曾糊涂?”
  迟暮至斯,难得糊涂!刘文渊脑海中生出这样的念头,也想这么说,但有适才的教训,此时在刘煦面前也收敛着了。
  刘煦则没管他,自顾自地说道:“有些事情,不是代价高昂,困难巨大,阻力重重,就不去做了的,相反,需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你祖父,过去几十年做过太多群情反对而一意孤行的事,但最终,都被他做成了。此番分封,想来也是一般!”
  “当初祖父年富力强……”刘文渊还是没忍住,说出这么半句话,至于后半句话,刘煦自然体会得到。
  看着这个儿子,刘煦拧了下眉,道:“分封可能产生的问题,造成的后果,你祖父不可能没有思量,然深思熟虑之下,仍旧决定推动,你有想过,是为了什么?”
  闻问,刘文渊低头深思了好一会儿,有些不确定地说道:“莫非是为了巩固二叔的地位,避免夺嫡之事?”
  “夺嫡”二字,对如今的刘煦而言,实在有些刺耳,从刘文渊口中说出,就更添几分惊悚。
  收回落在刘文渊身上的目光,刘煦眼神多了几分深邃,幽幽道:“你若如此看待此事,那也太小看你祖父,也太小看你二叔了。这么多年了,我是早已看明白了,你二叔的位置稳着呢,只要你祖父意志不动摇,那就没人能动摇他的位置。
  三十多年的太子,当得不容易啊,既要不引起你祖父的忌惮,还能得内外臣之心,你二叔啊,在那迂缓的外表下,暗怀寻常人难以察觉的机心啊!谁若是小看他,呵呵……”
  刘煦说这话说,语气中充满了感慨,面上也挂满了沧桑,不过并没有沉浸其中太久,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跑题了。
  接着之前的话题,对刘文渊道:“若要避免夺嫡,有的是办法,何必采取分封边陲海外这种吃力不讨好的策略?不能小觑你祖父的胸襟与格局啊!
  以我对你祖父的熟悉,以及多年对他的揣摩,也只能勉强猜测一下的用心。
  论公,是为了开拓土地、散播文明,为大汉黎民创造更多生存的土壤;论私,则是为了我们这些不成器的子孙后代,为了我刘家的发展延续。
  每朝每代,都有君王在奢望长命百岁,都有臣僚在高唱千秋万代,但何来千年的王朝。
  中国的历史,想要诞生千年的王朝,实在太难了,如不求变,或许今日之大汉,与秦汉隋唐相比,恐怕也难有差别。
  你祖父所做的,或许就是在求一个变,为大汉江山,也为刘家天下,争取一丝历代王朝不曾拥有的可能!
  有论调说宗周天下亡于平王东迁,春秋分裂,或许有几分道理,但姬氏子孙,却一直延续到战国末年……”
  刘煦这么一番分析下来,轮到刘文渊发愣了,良久,有些咋舌说道:“倘如此,祖父考虑得也太长远了……”
  “因此,有些事情,是不能以眼前的利益、眼前的目光来看待的!”刘煦感慨道:“做的过程,也充满了阻力与困难,你所提到的那些弊端,或许在将来会成为事实,但只要你祖父还在,又何惧些许波澜?”
  刘文渊下意识地张了张嘴,看其口型,就好像在说“倘若祖父不在了呢”。
  刘煦显然也是这么理解的,但这回没生气,而是怅然地道:“那就是子孙后代的事情了,你祖父是现世神祇,也只管当世之事……”
  “可惜啊!”刘煦又长叹一声:“你祖父的这份格局与气魄,世间少有人能理解,也少有人愿意追随。这世上,总是保守、不愿求变的人多,包括他的亲生儿子,都难以认同,也难理解那份良苦用心。
  就是我这个长子,心中又何尝痛快?”
  说到这儿,刘煦方才在刘文渊面前暴露了少许心迹,袍袖下的手都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
  西京的秦王府,距离皇城也不远,就隔着一条洛水,过了天津桥转角即至。父子谈话间,已抵府门。
  并行还府,父子俩继续私谈着,马车上激起的情绪也已平复下去,开始以“安东王”的角色思考问题,问道:“你既然不看好南洋、安西之分封,那我们安东呢?”
  安东可是刘文渊真正磨炼成长的地方,带有极深的感情,而提及此,满怀自豪与信心。
  眉宇间释放着昂扬的光彩,刘文渊道:“南洋、安西,儿并不是十分熟悉,诸多消息,也只是道听途说,抑或阅读朝廷邸文,并未亲眼目睹,也未身临其境,自然抱有迷惑,不,就是怀疑!
  这一点,祖父也一样,在大汉直辖之道州府县,尚有欺君罔上者,何况数千里之外的异域海外?
  因此,对于这些年从外海传来的那些消息,儿并不是很相信!
  而安东则不然,这是爹您十数年辛苦经营所得,夙兴夜寐,栉风沐雨,其每一步经营,都是儿亲眼看着,亲身体会过的。
  安东,绝对是大汉最成熟稳定的一个封国,爹也一定能保证一个繁荣发展的安东,保证一个安定的大汉东北边陲!”
  刘文渊说这番话时,年轻俊朗的面容上神采飞扬,尽是意气风发之色。
  刘煦看着爱子,脸上逐渐绽开和蔼的笑容,不禁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道:“我儿有如此见识与头脑,将来安东在你手上,我也可安心了!”
  这话说得,让刘文渊心头有些怪异,还不曾想明白,便见刘煦摆手赶人:“夜半已过,这一日夜也乏了,早点歇息吧!最近这段时日,说不准还有什么波澜了……”
  说着,便不再管刘文渊,刘煦微塌着肩膀,缓缓往书房而去,只是在看着灯火照射在地面的身影时,嘴里喃喃道:“我是没机会了,你或许还有可能,未来的事,谁说得准呢?”
  “咳咳……”深夜之中,刘煦又不禁咳嗽了几声。
  第367章 下面的声音
  对于大汉中枢的宗室、勋贵、官僚们而言,开宝二十六年的上元休沐实在是不平静,上元御宴的欢愉与疲惫还未褪去,便被封国之事吸引了目光。
  连封七国诏书还未正式下达,但只是一些流传的消息细节,短暂的发酵后,便在西京朝野引发成片反响。
  没有与外臣商讨,只通过上元之夜的父子密谈定议,一如既往地展现着刘皇帝老来骄横之风,剥夺了宰臣以下诸僚在此事上的话语权。
  然而封国之事,并不只是皇室内部的事,这是授封名器的大事,关乎国家大略,社稷稳定。即便如刘皇帝所言,是给他的龙子龙孙们分家产,那也是要利用国家资源去置办的,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帝国的统治者们本身就该具备发言权。
  而刘皇帝在分封之事上一意孤行的态度,乾纲独断的做法,显然是难孚人心的。毕竟,即便封了国,后续的执行的工作,大部分还得靠内外军政臣僚们去做的,仅靠那些龙子龙孙,是很难做成事的。
  当然,大臣们对刘皇帝分封之议,并非完全反对,他们关心的只有两点,分封在何地,以及如何分封。第一点,问题不大,除了安东存在一定讨论空间之外,其他列于图册上地区,争议都不大。
  关键在于第二点,以楚国公刘曙为例,关于林邑(新楚)的分封条制,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年方才定下,方方面面,条条框框,政事堂是花费了大量心血方才理顺。而根据刘皇帝的要求,今后朝廷还将投入足够的人钱物力,以保证新楚国的正式成立,这其中的耗费,可都是国力,说直白点,刘皇帝这就是在慷国家之慨以济私情。
  别的不提,仅人员安排,就让吕端领衔的吏部头疼了好一阵子,方才抽调了一批合适的官吏填充。这新楚国的事情还未结束,刘皇帝又放了一颗大卫星,连封七国,还个个都是远在海外的蛮荒岛屿。
  与林邑地区相比,新封几国的情况,显然要更加复杂,要达到刘皇帝的要求也更困难。林邑那边,不管怎么说,那也是朝廷实际占领弹压、影响控制二十多年的“熟地”,有一套简陋但足够基础的军政管理体系,即便做起来有困难,但至少有这样的基础,可以寻求完善补充。
  但其他地方有什么?一些商农移民,分散的据点,零星的镇甸集市,除了良平岛(新加坡)之外,就再没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了。
  若把这些当成封国的条件,那就实在不切实际了,而依刘皇帝性子,既然建了封国,就不可能只停留于名义,建几个名义好听的空头封国。这就意味着,要建立一个个形成实际统治的封国,需要朝廷在后续投入大笔的资源,哪怕是一套最基本、最简陋的统治管理体系,都不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的,仅仅想到那数千里之遥的距离,就让一些持保守意见的大臣感到忧恐。
  别的不提,就南洋诸岛上那些已形成的部国政权组织,就是第一步要解决的障碍。大汉在南洋的权威日盛,但先在人家碗里抢食,先在又要砸了人家的锅,夺了人家的房子、土地收为己用,哪怕那些土著再愚昧、落后,也不会轻易妥协的。
  希冀于那些域外夷民渴慕王化,面对朝廷诏令纳头就拜,如今大汉朝廷当权的大臣们,可没几个迂腐的。一旦事有不顺,动兵是必然。数千里外动兵,已经有一个安西了,并且持续数年,仗也是越打越大,敌人也是越打越多。
  陆上的消耗,已经让朝廷亏到吐血了,再来个海上“双管齐下”,大汉血再厚也不够流啊……
  而一旦封国既成,朝廷能干涉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刘皇帝毕竟不是真的要把他的子孙们发配流放,还指望着他们能成就一番事业了。
  大汉朝廷从来不缺乏忧患有识之士,有鉴于刘皇帝分封之策中诸多问题及隐患,一些忠臣贤士们是很难坐住的,上奏的谏章是像雪花一般投向政事堂,刘皇帝的御案上各种建言也是纷至沓来,好好的上元休沐,搞得比平时还忙,人声鼎沸,乃至乌烟瘴气。
  当然,在长时间与刘皇帝打交道的过程中,屡经鞭策调教的臣僚们也都有了经验,此番自然也学乖了。直接谏阻,反对皇帝陛下的决策,除了王禹偁等少数头铁娃,已经没人敢这么干了,在最近这些年尤为明显。
  直接反对不行,但拐弯抹角、旁敲侧击,可就是花样百出了,刘皇帝毕竟没有关闭言路。而在这股谏言潮中,还诞生了不少文彩斐然的名篇,其中有些见解也非清流们的高谈阔论,是真具备一定见地的。
  当群情汹涌的情形再度出现在朝中时,即便是刘皇帝,也不得不多加留心。
  春寒还未褪去,垂拱殿内,刘皇帝还是一身加厚的装扮,仍旧以一个佝偻的姿势站在舆图前,眉头紧锁,面色深沉。
  内阁大学士宋准侍候在一旁,低头束手,小心翼翼,不敢打扰刘皇帝。宋准已经五十岁了,但还是如十几年前一般风度翩翩,气质出众,卖相让人容易心生好感。
  宋准是状元出身,由于丰富的基层职吏经验,高中之后即被委以实职,还曾成为刘旸身边的四名随侍属官之一,后来外放升迁,也是从州府做起,奉调入京前,已官至京西道布政副使。
  去年冬被选调进京,后被刘皇帝想起了,直接召到身边任内阁大学士,给刘皇帝做秘书。很多人都为宋准的际遇感到羡慕了,内阁大学士显然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未来的前途显然是光明一片,青云直上,指日可待。五十岁出头的部司长官或一道主官,在当下的大汉政坛,是足够瞩目的了!
  隔着不远,那张大气的铜制御案上堆放着小山一般的奏章,有些刘皇帝阅览过,但大部分是没看的,也没兴趣再看了,左右不过是针砭时政、谏言献策者,甚至不乏一些表面恭顺,暗怀指桑骂槐、借古讽今的人,那股味,刘皇帝嗅得真真的……
  第368章 宰相们的异见
  如枯木一般地从沉思中醒来,刘皇帝只一个抬手的动作,便让宋准心头微颤:“政事堂诸宰臣的奏章都到了吧,说说看,对于此次分封,他们是什么态度?”
  闻问,宋准迅速稳定下心绪,拱手道来:“禀陛下,小赵相公盛赞陛下宏图远略、高瞻远瞩,对分封之议极力赞同,并提出迅速推动诸封国建立的意见……”
  如今政事堂中有二赵,而宋准口中的“小赵相公”指的自然是广阳伯赵匡义了,不过他话还没说完,刘皇帝便忍不住问道:“赵匡义居然如此积极赞同,说说看,具体提出了什么建议?”
  眼皮子抬了下,宋准道来:“小赵相公奏章中建议,如欲分封诸国,还当先行清剿治安,将诸国封地那些不服王化的蛮邦夷国、土著野人都清理掉,形成稳定局面,为皇子们扫清就国障碍;
  另外,小赵相公建议,进一步推动海外移民,并改过去放任自流为针对移民,南洋诸封国每一国当有五十万到一百万移民,方可保证诸国在海外立足之基。
  同时,除了过去的农商移民,还当推动中下层官吏、士林、教职人员、医师生、药工及其他手工业者踊跃南下,以填充封国,夯实统治……”
  听完宋准对赵匡义建议的描述,刘皇帝沉默了好一会儿,方才语气生硬地说道:“咱咱们的小赵相公,似乎又开始活跃起来了,口气也很大啊,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移民……你说说看,赵匡义是存着怎样的考虑?”
  面对刘皇帝这个问题,宋准明显愣了下,他多年在外任职,对中枢上层尤其是帝相之间的关系状态自然没什么把握,此番调任回京任内阁大学士还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大汉的核心统治阶层。
  但足够的政治敏感性是跻身高层的必要素质,宋准显然是具备了,而皇帝此时的口吻中,分明带有一些对赵匡义的猜疑。按纳住心头的涟漪,宋准稳住心神,小心地回道:“小赵相公想来是遵从陛下意旨!”
  “诏书都还未正式起草颁布,何来的意旨?”刘皇帝淡淡地说道。
  或许是年纪到了缘故,又或许是心中始终存有芥蒂,如今的刘皇帝看赵匡义是越看他越不爽,其任何言行都可能引发刘皇帝的揣测。
  比如此次分封之事,赵匡义在态度上表现得如此积极,刘皇帝就忍不住想,他究竟是刻意迎合自己,还是暗怀其他什么考量。倘若是前者,他迎合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若是后者,其中又有什么自己不曾顾及的枝节抑或干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当刘皇帝对赵匡义持这等心态时,这个勋贵集团的代言人之一,赵家军政集团的掌旗者,未来的日子注定不好过,甚至眼下就已经难熬了,这样的情况,很可能要持续到刘皇帝驾崩。甚至一个不好,刘皇帝哪天兴致一来,直接施辣手清除这碍眼乱心之人都不是没有可能。
  而仅就分封之事,实事求是地说,赵匡义的建议,也难让刘皇帝满意,太浮夸了。仅他那移民数百万的想法,就太不切实际,移民所牵涉的各种麻烦与困难,朝廷是深有体会的,安东在朝廷支持、在刘煦苦心经营,历时十多年,到如今治下在籍汉民也还不满五十万,赵匡义张口便来每国新增五十至一百万,即便作为长期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这些情况,身为宰相的赵匡义不可能不清楚,但他还是顺着刘皇帝心思,唱这么些高调。而刘皇帝没有记错的话,在对外开拓上,赵匡义过去可是持保守态度的,也反对朝廷大派兵马,虚耗钱粮,用在开边拓殖上。
  怎么如今,态度发生如此南辕北辙的转变,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其中必然存在问题。
  当然,赵匡义提出的建议中,倒也非全无可取之处,至少在提高移民输出质量的建议上,还是很有见地的。像过去那般散养式支持,仅靠大汉商民自发行动,哪怕已经在大汉沿海地区形成了一股风潮,但规模还是不够,速度也很慢,效率也很低,也不够平衡,到如今,也到朝廷加强干预的时机了。
  脑子思绪很乱,各种想法乱飘,不过刘皇帝还是保持着一张沉抑的面孔,见宋准不说话了,继续问道:“其他几人呢?”
  “韩相公认为,如欲分封,朝廷在中短期内将再新增一笔巨大支出,财政上可能会产生一定困难。”宋准禀道。
  “叫穷是不是每个计相的本能,韩徽当初是多么刚正的一个人,这财政使当了仅一年,事情还没开始办,便向朕喊难了?”刘皇帝不禁道。
  闻言,宋准低着头,继续道:“韩相公以为,税制改革正在逐步向全国推进,朝廷税收并不稳定,财政司不得不做提前考量。即便要分封诸国,也当有所侧重,最好次第展开,对封国援助的标准也该明确,必须在朝廷财政健康稳定的前提下,不能无度地消耗国力!”
  说着宋准抬眼观察了下刘皇帝,见他只是认真倾听的模样,又道:“韩相公的建议,封国可先就林邑、安东及新齐三国优先完善;安西大战方休,硝烟又起,欲罢不能,当压后,择机而立;至于南洋外海诸岛,时机尚不成熟,可再置后些,也给朝廷与诸皇子更多准备的时间,倘若仓促成行,既不利于封国建立之平稳,也不利于皇子们的安危……”
  人与人显然是有区别的,若是赵匡义提这么些意见,刘皇帝定然是另外一种态度,但因是韩徽提的,所以他只是短暂的思考后,语气平和地评价道:“或许大汉的财政使,就需要一个保守的人选的来担任,韩徽建议,虽然失之保守,却也言之有物,老成谋国啊!”
  心中略微感慨了下刘皇帝的“双标”,宋准又道:“至吕相公,倒没有多说什么,只道分封之议,干系重大,事关皇室朝廷,不可不慎,还当妙算周全,考虑妥当之后,再行推动,急躁不得……”
  听宋准这么说,刘皇帝突然忍不住笑了,探手捂了下额头,道:“这话像是吕端说出来的!”
  对吕端,刘皇帝么没有更多评价了,这从来都是个让他放心的大臣。想了想,又问道:“枢密院、兵部是什么反应?”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