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节
可世侯就截然不同了,这才是真正的累世家业,张安世这边开了这个头,将来他邱福再拼一拼老命,难保将来不可能也挣一个世公。
退一万步,就算他没有了机会,可儿孙有儿孙之福,将来十之八九,他们还要在大明军中效力,谁说没有机会呢?
只是……他心思一动,却又怕自己在陛下的面前,显得贪婪,便谨慎地道:“臣以为……确实有些不妥,不过陛下既开金口,显然有陛下的道理,臣乃粗人,对此一窍不通……”
朱棣笑了笑,目光一转,询问到了朱能的头上。
朱能的脑子早已开始飞快地运转了,他家儿子,还有邱松,还有张軏几个,这一次当然不是首功,世侯肯定没份,可是功绩是可以累积的!
俺儿子……蠢笨是蠢笨了一些,可好歹是肯出力的人,他还年轻,将来……
当然,想是如此想,但是话却不能直接说的。
于是朱能道:“臣也啥都不懂,就晓得陛下说的都是对的,谁敢说不对,哼哼……”
朱棣抚案道:“看来……诸卿各有心思,很好……金忠,金卿家,你是兵部尚书,又有什么高见?”
金忠只道:“臣附议。”
他干脆利落,完全没有什么花招。
朱棣最后看向解缙三人:“似乎大家对此都无异议,朕看哪……文渊阁拟诏吧,册封张安世为世侯,食邑万户,封地就在安南顺化府吧。”
他的话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解缙等人……已知木已成舟了。
顺化府这地方,算是安南的中部,恰好就在安南狭长地带的正中间,就好像扁担的中段,连接安南南北。
这地方,其实文武大臣们大多不知在何处,可朱棣对安南却是熟谙于心。
此地乃安南南来北往的军事重镇,又可作为大型海港,封给张安世……是为着加强对安南的控制。
这顺化原本在安南国的时候,设置了两个州,一个是顺州,一个是化州,等安南被总督府统辖之后,则合二为一,成为了顺化府。
朱棣所不知道的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所以在历史上,等到安南复国,这顺化便成了后世安南广南阮氏、西山朝和阮朝等王朝的都城,一直延续了数百年。
此时,朱棣接着道:“拟定诏书之后,诏令天下,要教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听说这食邑之处乃是安南,解缙几个才长出了一口气。
吓死了,还以为要祸害南北直隶和十八省呢!
当下……众人自是老实应命。
……
次日,旨意送到了栖霞。
张安世得了旨意,没想到竟多了一个世袭的领地。
张安世顿时来了精神,对来传旨的宦官十分客气,大方地让人拿了银子,赏了这宦官。
而后再也掩盖不住满满的好心情,一脸的眉飞色舞。
有个领地好啊,有个领地,就可真正地在那地方做社会实验了。
虽说是远了一点,可实际上……将来若是大力发展海运,这顺化是天然的巨港,松江口这边……若是有足够的海船往来其间,其实也不过一两个月便可抵达往返。
要知道,郑和的船队,就有专门的快船,在顺风时,时速可达到恐怖的四十千米每小时!
当然,这种属于三秒真男人的典型,遇到逆风或者是其他的情况,速度还是有限的,属于短跑型选手。
可即便如此,舰船半个月可直抵达顺化,也绝对算快的了。
这海运最大的优势,其实也未必是速度快,主要还是载重量大,在陆地上几千几万斤的货物,运输起来不但损耗惊人,速度也是极慢,可在海上,却并不费任何功夫。
不管怎么说,赚了。
得知了消息,所有人都来恭喜。
张安世笑嘻嘻地道:“不算什么,不算什么,才食邑万户而已,一户六七人,也不过五六万人……放在我大明,也不过一个中县的人口罢了,这是圣恩浩荡,我张安世……真是感激涕零哪。”
朱勇一脸钦佩地道:“大哥就是了不起,其他人就没有大哥的本领。”
张安世道:“我要立即上奏谢恩,如此大恩,真是甘甜雨露,浸润于我心中,大恩大德……纵是千言万语,也难报万一。来人……取笔墨来……”
“罢了……”张安世大手一挥,道:“不要用墨,只取笔来,我要写血书。”
朱金站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心里禁不住感慨,世侯……难怪,这就难怪了……果然不愧是侯爷啊。
张安世说着,便要咬自己的手指,这玩意他在电视里学过,可咬了几口,咬不动,便皱眉。
抬头,又见大家一个个乐滋滋地看着他,好像在期盼着什么。
于是张安世视线一转,便落在了一个人身上,道:“二弟,你靠近一些来,借我一点血。”
“啊……这……”朱勇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张安世道:“自家兄弟,大哥我怕疼,借你一小碗便是。”
“噢,噢。”朱勇啥也没说,也开始咬手指。
张安世道:“且慢,先消毒……别到时候伤口感染了……大哥心疼你。”
说罢,让人取了烈酒来,给朱勇涂抹上,朱勇这才将手指咬破,晕乎乎地挤出了小碗血。
张安世趁着血液尚未凝固,当下挥毫泼血,歪歪斜斜地写了一封奏疏,这才搁笔。
张安世感慨道:“我以我二弟血荐轩辕,知遇之恩,真是万死难报。”
修过了奏疏,张安世便忙去给朱勇包扎。
朱勇一脸憨笑着咧嘴道:“大哥,不碍事的,俺习惯了。”
“我知道你习惯了,却还是要小心,不然会破伤风,到时世叔非要将我剁为肉酱不可。”
小心消毒,将朱勇的手指包扎成了天竺阿三一般,这才放心。
张軏在旁眼带羡慕道:“大哥,其实俺也可以的。”
张安世微笑着道:“留着下次,咱们不能暴殄天物,不急的。”
张安世随即对一旁目瞪口呆的朱金道:“现在开始,你办一件事……那就是招募人,去顺化!读书人……僧侣……匠户……总而言之,有多少要多少,顺道再看看哪里有大灾,哪里有灾,就给我去受灾的地方,那些受灾的百姓可怜,要给他们一口饭吃,送他们到顺化去,银子……不用商行出,从我张家的账面上走。人才是一切,要吃这一万户人,我至少得有几千各色人等。”
朱金收回心神,连忙应下:“这个好办,福建、浙西,还有粤北这些地方……只要肯给口吃的,他们都肯出海的。”
张安世点头道:“好生去吧,以后要开通一条往顺化的航线,要确保……每日都有舰船往返……大抵就这些。其他的事,我会修书给五弟交代,他在安南,有些事,他出面比较方便。”
紧接着,张安世便带着谢恩的奏疏入宫去。
张安世进宫的时候,朱棣正在武楼,召了姚广孝和金忠商议大事。
这二人,才是朱棣最重要的心腹,姚广孝乃是谋臣,而金忠节制兵部,也是朱棣最在乎的部堂。
听闻张安世来了,朱棣看一眼姚广孝和金忠,对亦失哈道:“叫进来。”
其实朱棣早料到张安世大抵会在这个时候入宫谢恩,所以并不觉得意外。
等张安世进来,道:“陛下……臣蒙陛下雨露,感激涕零……”
没等他说下去,朱棣就挥挥手道:“不必多礼,谢恩的奏疏呢?”
张安世让亦失哈进上。
朱棣打开奏疏,顿时感受到了一股血腥气,一时瞠目结舌:“你又教你兄弟偷别人的鸡了?”
张安世一本正经地道:“此血书,乃人血。”
朱棣立即就道:“你伤口呢?”
张安世:“……”
他好想问,陛下,伤口是重点吗?
朱棣此时瞪了的他一眼,道:“入他娘的,总是玩这些虚头巴脑的把戏……”
虽然是骂骂咧咧,不过朱棣对此很满意。虽然知道这家伙怕疼怕死,可好歹还是表了忠心的,有这份心就很好。
有时候,可能上司早就了解你的弱点,可人家也不指望你真干点啥,其实就是要你一个态度而已。
张安世便道:“臣原本是想用自己的血的,可臣弟朱勇,拼命拦着,说臣身体不好,没了精血,要大失元气,现在内千户所和栖霞那边离不开臣,为了国家大计,臣弟朱勇,便果断……”
朱棣人不足感慨道:“朱勇这个孩子……”
摇摇头,一时也不知道是说那个小子二呢,还是深谋远虑,死死地和张安世捆绑在一起。
姚广孝笑吟吟地看着张安世,对着张安世,微笑道:“恭喜安南侯了。”
金忠也道:“恭喜,恭喜,安南侯开了我大明先河。”
张安世连忙摆出谦虚的样子道:“不敢。”
朱棣则道:“你坐下,朕与二位卿家,正在议事,也恰好议到了你。”
张安世便欠身坐在一个锦墩上,只是这时候,他显然没什么话语权。
却听朱棣道:“金卿家昨日没有反对朕封世侯,倒是令朕觉得意外。”
金忠笑了笑道:“倘若是去岁,陛下要封世侯,臣是一定会竭力反对的。”
他顿了顿又道:“可是今夕不比当年了,陛下深谋远虑,突然提出世侯的时候,臣其实就已知道……陛下此举,大有深意,岂有反对之理?”
朱棣笑了,指着张安世道:“张安世,你要好好听听,这金卿家……见多识广。”
张安世谦和地点着头。
朱棣又看向金忠,继续道:“金卿家,这里没有外人,你但言无妨。”
金忠道:“人都说皇帝乃是九五之尊,可当真如此吗?”
这老家伙……张安世心里想,真是开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可朱棣显然就喜欢这种调调,居然乐了。
金忠道:“其实世上哪里有这样的事啊,这都是欺骗寻常愚蠢百姓的。历朝历代,这么多年来,无论有没有孔圣人降世,所谓的皇帝……根本就是符合天下人多数的愿望罢了。”
“大灾降临,百姓孤苦无依,颠沛流离,这时需要皇帝下旨赈济。将士们血战疆场,家里有父母妻儿要养活,自然而然,也需皇帝恩赏,让他们能够出人头地,拨付钱粮,供他们赡养父母,养育妻儿。读书人学了四书五经,想要做官,也指望着皇帝开恩科,给他们晋身之阶,好教他们鲤鱼跃龙门。那些寻常百姓,希望得到安定的生活,而非是天下人人称王,人人为帝,乱兵四起,贼匪无数,所以……希望天下定于一尊,无非……是天下万民,绝大多数都希望过太平日子罢了。”
虽然面前的人是皇帝,但是金忠在朱棣面前直言不讳:“正因为如此,所以臣观历朝历代,但凡皇帝能满足多少人意愿,让绝大多数人,都可从皇帝身上索取到好处的,那么这必是太平之世,天子大位稳如泰山。”
“可若是皇帝违背了天下多数人意愿的,必然会被人斥为恶政、苛政,旨意传下去,却无人愿意执行,最终沦为一纸空文。久而久之,天下人大失所望,这皇帝也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不过是困居在宫中,在那洞天之地里称王称霸罢了,再过不久,便是祸乱四起的时候了。”
“正因为如此,任何皇帝,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集天下人的意愿,只是这意愿为何物呢?郑和的船队中的人,希望自己的辛苦,能够得到补偿。入安南的将士,希望自己的卫戍,可以的得到理所应当的报酬。那些立了功劳的人,希望可以给自己的子孙多几分恩庇,这些年大灾频繁,百姓们也希望……在大灾来临的时候,朝廷有坚决的举措,令他们生存下去。”
顿了一下,他又接着道:“陛下征安南,借安南得到了大量的钱粮,现在臣想来,想要避免大灾,让武人有晋身之阶,就必须得征安南这般,不断地缓解天下万民的税赋以及土地的压力。可要征服域外,何其难也,其中最难的……便是如何让无数将士,愿意舍家出征,客死异乡,想来,这也是陛下世侯的初衷,今日册封张安世为世侯,那么陛下征伐旨意一下,必然万千将士响应,人人摩拳擦掌,个个当先。”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退一万步,就算他没有了机会,可儿孙有儿孙之福,将来十之八九,他们还要在大明军中效力,谁说没有机会呢?
只是……他心思一动,却又怕自己在陛下的面前,显得贪婪,便谨慎地道:“臣以为……确实有些不妥,不过陛下既开金口,显然有陛下的道理,臣乃粗人,对此一窍不通……”
朱棣笑了笑,目光一转,询问到了朱能的头上。
朱能的脑子早已开始飞快地运转了,他家儿子,还有邱松,还有张軏几个,这一次当然不是首功,世侯肯定没份,可是功绩是可以累积的!
俺儿子……蠢笨是蠢笨了一些,可好歹是肯出力的人,他还年轻,将来……
当然,想是如此想,但是话却不能直接说的。
于是朱能道:“臣也啥都不懂,就晓得陛下说的都是对的,谁敢说不对,哼哼……”
朱棣抚案道:“看来……诸卿各有心思,很好……金忠,金卿家,你是兵部尚书,又有什么高见?”
金忠只道:“臣附议。”
他干脆利落,完全没有什么花招。
朱棣最后看向解缙三人:“似乎大家对此都无异议,朕看哪……文渊阁拟诏吧,册封张安世为世侯,食邑万户,封地就在安南顺化府吧。”
他的话里,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
解缙等人……已知木已成舟了。
顺化府这地方,算是安南的中部,恰好就在安南狭长地带的正中间,就好像扁担的中段,连接安南南北。
这地方,其实文武大臣们大多不知在何处,可朱棣对安南却是熟谙于心。
此地乃安南南来北往的军事重镇,又可作为大型海港,封给张安世……是为着加强对安南的控制。
这顺化原本在安南国的时候,设置了两个州,一个是顺州,一个是化州,等安南被总督府统辖之后,则合二为一,成为了顺化府。
朱棣所不知道的是,因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所以在历史上,等到安南复国,这顺化便成了后世安南广南阮氏、西山朝和阮朝等王朝的都城,一直延续了数百年。
此时,朱棣接着道:“拟定诏书之后,诏令天下,要教天下所有人都知道。”
听说这食邑之处乃是安南,解缙几个才长出了一口气。
吓死了,还以为要祸害南北直隶和十八省呢!
当下……众人自是老实应命。
……
次日,旨意送到了栖霞。
张安世得了旨意,没想到竟多了一个世袭的领地。
张安世顿时来了精神,对来传旨的宦官十分客气,大方地让人拿了银子,赏了这宦官。
而后再也掩盖不住满满的好心情,一脸的眉飞色舞。
有个领地好啊,有个领地,就可真正地在那地方做社会实验了。
虽说是远了一点,可实际上……将来若是大力发展海运,这顺化是天然的巨港,松江口这边……若是有足够的海船往来其间,其实也不过一两个月便可抵达往返。
要知道,郑和的船队,就有专门的快船,在顺风时,时速可达到恐怖的四十千米每小时!
当然,这种属于三秒真男人的典型,遇到逆风或者是其他的情况,速度还是有限的,属于短跑型选手。
可即便如此,舰船半个月可直抵达顺化,也绝对算快的了。
这海运最大的优势,其实也未必是速度快,主要还是载重量大,在陆地上几千几万斤的货物,运输起来不但损耗惊人,速度也是极慢,可在海上,却并不费任何功夫。
不管怎么说,赚了。
得知了消息,所有人都来恭喜。
张安世笑嘻嘻地道:“不算什么,不算什么,才食邑万户而已,一户六七人,也不过五六万人……放在我大明,也不过一个中县的人口罢了,这是圣恩浩荡,我张安世……真是感激涕零哪。”
朱勇一脸钦佩地道:“大哥就是了不起,其他人就没有大哥的本领。”
张安世道:“我要立即上奏谢恩,如此大恩,真是甘甜雨露,浸润于我心中,大恩大德……纵是千言万语,也难报万一。来人……取笔墨来……”
“罢了……”张安世大手一挥,道:“不要用墨,只取笔来,我要写血书。”
朱金站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心里禁不住感慨,世侯……难怪,这就难怪了……果然不愧是侯爷啊。
张安世说着,便要咬自己的手指,这玩意他在电视里学过,可咬了几口,咬不动,便皱眉。
抬头,又见大家一个个乐滋滋地看着他,好像在期盼着什么。
于是张安世视线一转,便落在了一个人身上,道:“二弟,你靠近一些来,借我一点血。”
“啊……这……”朱勇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张安世道:“自家兄弟,大哥我怕疼,借你一小碗便是。”
“噢,噢。”朱勇啥也没说,也开始咬手指。
张安世道:“且慢,先消毒……别到时候伤口感染了……大哥心疼你。”
说罢,让人取了烈酒来,给朱勇涂抹上,朱勇这才将手指咬破,晕乎乎地挤出了小碗血。
张安世趁着血液尚未凝固,当下挥毫泼血,歪歪斜斜地写了一封奏疏,这才搁笔。
张安世感慨道:“我以我二弟血荐轩辕,知遇之恩,真是万死难报。”
修过了奏疏,张安世便忙去给朱勇包扎。
朱勇一脸憨笑着咧嘴道:“大哥,不碍事的,俺习惯了。”
“我知道你习惯了,却还是要小心,不然会破伤风,到时世叔非要将我剁为肉酱不可。”
小心消毒,将朱勇的手指包扎成了天竺阿三一般,这才放心。
张軏在旁眼带羡慕道:“大哥,其实俺也可以的。”
张安世微笑着道:“留着下次,咱们不能暴殄天物,不急的。”
张安世随即对一旁目瞪口呆的朱金道:“现在开始,你办一件事……那就是招募人,去顺化!读书人……僧侣……匠户……总而言之,有多少要多少,顺道再看看哪里有大灾,哪里有灾,就给我去受灾的地方,那些受灾的百姓可怜,要给他们一口饭吃,送他们到顺化去,银子……不用商行出,从我张家的账面上走。人才是一切,要吃这一万户人,我至少得有几千各色人等。”
朱金收回心神,连忙应下:“这个好办,福建、浙西,还有粤北这些地方……只要肯给口吃的,他们都肯出海的。”
张安世点头道:“好生去吧,以后要开通一条往顺化的航线,要确保……每日都有舰船往返……大抵就这些。其他的事,我会修书给五弟交代,他在安南,有些事,他出面比较方便。”
紧接着,张安世便带着谢恩的奏疏入宫去。
张安世进宫的时候,朱棣正在武楼,召了姚广孝和金忠商议大事。
这二人,才是朱棣最重要的心腹,姚广孝乃是谋臣,而金忠节制兵部,也是朱棣最在乎的部堂。
听闻张安世来了,朱棣看一眼姚广孝和金忠,对亦失哈道:“叫进来。”
其实朱棣早料到张安世大抵会在这个时候入宫谢恩,所以并不觉得意外。
等张安世进来,道:“陛下……臣蒙陛下雨露,感激涕零……”
没等他说下去,朱棣就挥挥手道:“不必多礼,谢恩的奏疏呢?”
张安世让亦失哈进上。
朱棣打开奏疏,顿时感受到了一股血腥气,一时瞠目结舌:“你又教你兄弟偷别人的鸡了?”
张安世一本正经地道:“此血书,乃人血。”
朱棣立即就道:“你伤口呢?”
张安世:“……”
他好想问,陛下,伤口是重点吗?
朱棣此时瞪了的他一眼,道:“入他娘的,总是玩这些虚头巴脑的把戏……”
虽然是骂骂咧咧,不过朱棣对此很满意。虽然知道这家伙怕疼怕死,可好歹还是表了忠心的,有这份心就很好。
有时候,可能上司早就了解你的弱点,可人家也不指望你真干点啥,其实就是要你一个态度而已。
张安世便道:“臣原本是想用自己的血的,可臣弟朱勇,拼命拦着,说臣身体不好,没了精血,要大失元气,现在内千户所和栖霞那边离不开臣,为了国家大计,臣弟朱勇,便果断……”
朱棣人不足感慨道:“朱勇这个孩子……”
摇摇头,一时也不知道是说那个小子二呢,还是深谋远虑,死死地和张安世捆绑在一起。
姚广孝笑吟吟地看着张安世,对着张安世,微笑道:“恭喜安南侯了。”
金忠也道:“恭喜,恭喜,安南侯开了我大明先河。”
张安世连忙摆出谦虚的样子道:“不敢。”
朱棣则道:“你坐下,朕与二位卿家,正在议事,也恰好议到了你。”
张安世便欠身坐在一个锦墩上,只是这时候,他显然没什么话语权。
却听朱棣道:“金卿家昨日没有反对朕封世侯,倒是令朕觉得意外。”
金忠笑了笑道:“倘若是去岁,陛下要封世侯,臣是一定会竭力反对的。”
他顿了顿又道:“可是今夕不比当年了,陛下深谋远虑,突然提出世侯的时候,臣其实就已知道……陛下此举,大有深意,岂有反对之理?”
朱棣笑了,指着张安世道:“张安世,你要好好听听,这金卿家……见多识广。”
张安世谦和地点着头。
朱棣又看向金忠,继续道:“金卿家,这里没有外人,你但言无妨。”
金忠道:“人都说皇帝乃是九五之尊,可当真如此吗?”
这老家伙……张安世心里想,真是开口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可朱棣显然就喜欢这种调调,居然乐了。
金忠道:“其实世上哪里有这样的事啊,这都是欺骗寻常愚蠢百姓的。历朝历代,这么多年来,无论有没有孔圣人降世,所谓的皇帝……根本就是符合天下人多数的愿望罢了。”
“大灾降临,百姓孤苦无依,颠沛流离,这时需要皇帝下旨赈济。将士们血战疆场,家里有父母妻儿要养活,自然而然,也需皇帝恩赏,让他们能够出人头地,拨付钱粮,供他们赡养父母,养育妻儿。读书人学了四书五经,想要做官,也指望着皇帝开恩科,给他们晋身之阶,好教他们鲤鱼跃龙门。那些寻常百姓,希望得到安定的生活,而非是天下人人称王,人人为帝,乱兵四起,贼匪无数,所以……希望天下定于一尊,无非……是天下万民,绝大多数都希望过太平日子罢了。”
虽然面前的人是皇帝,但是金忠在朱棣面前直言不讳:“正因为如此,所以臣观历朝历代,但凡皇帝能满足多少人意愿,让绝大多数人,都可从皇帝身上索取到好处的,那么这必是太平之世,天子大位稳如泰山。”
“可若是皇帝违背了天下多数人意愿的,必然会被人斥为恶政、苛政,旨意传下去,却无人愿意执行,最终沦为一纸空文。久而久之,天下人大失所望,这皇帝也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不过是困居在宫中,在那洞天之地里称王称霸罢了,再过不久,便是祸乱四起的时候了。”
“正因为如此,任何皇帝,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集天下人的意愿,只是这意愿为何物呢?郑和的船队中的人,希望自己的辛苦,能够得到补偿。入安南的将士,希望自己的卫戍,可以的得到理所应当的报酬。那些立了功劳的人,希望可以给自己的子孙多几分恩庇,这些年大灾频繁,百姓们也希望……在大灾来临的时候,朝廷有坚决的举措,令他们生存下去。”
顿了一下,他又接着道:“陛下征安南,借安南得到了大量的钱粮,现在臣想来,想要避免大灾,让武人有晋身之阶,就必须得征安南这般,不断地缓解天下万民的税赋以及土地的压力。可要征服域外,何其难也,其中最难的……便是如何让无数将士,愿意舍家出征,客死异乡,想来,这也是陛下世侯的初衷,今日册封张安世为世侯,那么陛下征伐旨意一下,必然万千将士响应,人人摩拳擦掌,个个当先。”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