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节
朱厚照没什么要说的,他自在的多,所以胃口就好,光顾着在慈宁宫吃了。
约莫一个时辰后,两人离开,返回坤宁宫,因为身穿礼服,很不方便,所以回去第一样事就是换回常服。
朱厚照抬着胳膊,让人整理,并问刘瑾:“去乾清宫问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他已经大约三天没有管过正事儿了。
结果刘瑾回来复命说:“启禀陛下,侍从室并没有人递条子。想来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没什么大事儿。”
这倒不是真的,大概是臣子也知道皇帝正在行大婚礼之间,若没实在要紧事,就不来打扰了。
实际上,正德元年已经接近末尾。要说最大的事,其实就是大婚本身。
但正德二年,就不是这样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漫雪、西施与拳头
京师的雪预兆着丰年。
正德元年逐渐远去,喧嚣了一年的朝堂随着皇帝大婚似乎慢慢安静下来。
没有人要杀谁,便是小偷也得回家过个年。
不过十一月的一天,不夜城的中央街出了一档子事,
出事的地点,就在一个铺子门前,这铺子上方挂着‘香脆豆腐’四个字。
招牌之下,是一个轻挽袖口、梳着云髻的姑娘。
而姑娘之前,是一拳被打倒在地的一个公子哥,
另外的,还有个人骑在他的身上继续揍他!
这件事要往回说,两个月前,不夜城到处招商,其中所开出的诱人条件,就是锦衣卫亲自维持治安,卖东西的、买东西的,谁也不准不守规矩。
这种事,对于一个异常漂亮的姑娘来说过于有吸引力。
所以这位豆腐西施东拼西凑的借钱,也算将就巴巴到不夜城中央街租了个铺子。
她自信手艺非凡,只要客人多,开门做生意的自然有得赚。而且不夜城中有官府,也不怕什么歹徒上门。
不过明目张胆的歹徒是不会上门了,但京里色胆滔天的公子哥却撵不走。
这些心智都不完整的半个成年人,长这么大除了吃喝就没干过正事,你指望他能有什么出息。
寻常人见了绕道走的锦衣卫,他不害怕,寻常人以为的当街争执是丢尽颜面、败坏家风,他们不以为然。
可他们这样打起来不要紧,‘香脆豆腐’的生意没法做了。
毕竟谁也不想为了一口吃的,绕这里来,万一惹上个麻烦呢?
事情到这里,这位叫玉娥的女子被逼得走投无路,她是借债开店,哪里耗得起?
后面忽然想起,当初官老爷说了,不夜城的治安是有保障的!
这样,她便一纸诉状将这两人告了!
朝廷为了不夜城的管理,专门在边上设了一个分所,就叫不夜城治安所,其中人员从刑部、大理寺、锦衣卫和少府之中抽调组成。
这些人也想不到,开衙之后的第一桩案,就是两个伯爷的案子!
被打者名周度,是长宁伯府的人,打人者名王焕,是威宁伯府的人。
这种官司你说怎么判?
一顿嘴皮子磨下来,威宁伯府王焕倒是大方,无意损坏的桌椅板凳,他赔了;长宁伯府周度不甘落后,影响生意的损失他赔了。
审案者有两人,一个是刑部主事陈有光、一个是锦衣卫百户卫学政,陈、卫两人一看,这多好呀,人家这身份愿意出银子了,那还不是结案了事?
结果玉娥不让,她非请官府裁定,不允许周、王二人再到她铺子里去。
但这怎么可能?
对方是伯爷,不夜城是官府所开,大路修在这儿,你怎么不让他去?
关键即便这样判了,谁去执行?他就是去了你怎么办?谁天天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去拦这两个伯爷府的人?
做不到的事情还要瞎判,这不是自己搬个火炉子烤自己吗?
但玉娥是各种朝廷现在怎么为民的好话听多了,就觉得自己在不夜城的生意没法儿做,
所以如果不裁定这两人不准去,她便不走,并为此在公堂上出言不逊!
这样一来立马惹怒了陈有光和卫学政,左劝右劝还是没用的情况下,他们便在怒气和冲动之下,要以‘咆哮公堂’之罪,给玉娥上刑!
结果周王二人又不乐意了,于是他们公然阻挠审案官执法,同时又不想人家裁定不允许他们去。
这就僵住了。
陈有光和卫学政有啥办法,打也不行,判也不行。那就退下,不审了!
可这姑娘是个烈性子,不审了?
不审了,当初把不夜城说的那么好的那些话怎么说?
反正回去生意也做不了,她就跪着不走。
衙门里的人知道,两个伯爷府的公子都喜欢她,谁也不敢动她。
而恰是寒冬腊月,漫天白雪,凡胎肉体哪里经得住这些?
一夜过来,一片白雪之中躺着一个人,她晕过去了!
虽说被人抬到医馆里赶紧救治,没出人命,但这事儿一出,京师里顿时哗然!
原本一个简单的争女案,变成了治安所断案不公的大案!
牌子上写的好看,什么童叟无欺,治安良好,结果呢,到最后还是平头老百姓倒霉!
这样一来,人们对不夜城的信心就没有了。开门做生意,很多时候就是怕权贵欺负,不夜城搞那么大阵仗,本来让一些人心里存了幻想的。结果这才多久,还是一样!
而玉娥在女子医馆里被救治,已到生死关头,女子医馆的人没办法急忙去找了谈大夫过来施针,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
结果这姑娘也不想活了。她躺在床上,眼角一直流泪。
谈允贤也没办法,就对玉娥说:“世上之事,不如意者甚多。一时的委屈、困难都算不得什么,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谢过……谢过谈大夫。但是小女子……穷苦出身,为了开这个铺子,恼了家里人,也借了不少银子,现在碰上这种事,哪里还有什么希望。”
姑娘噙着泪,倒也是叫人觉得可怜。
而事情越发大了以后,懂事的人还是知道轻重,特别是长宁伯府和威宁伯府里头的主事人,不夜城是什么东西,他们能不晓得?
惊慌之下,他们马上就给刑部主事陈有光和锦衣卫百户卫学政送去礼物,要他们尽快裁定,就不允许那两个混蛋去什么中央街。
有伯爷亲自来说,还送礼物,他们俩还有什么话说?
真的就这么判了。
但问题是,家风败坏的地方,真要能管住家里人,那一开始就不会出这么个人。
过去一个月,到十二月时,威宁伯府的王焕又去了。
一个去了,另外一个自然不惯着他。都是伯爵府,你能去,我不能去?
这样一来,彻底坏事了,
治安所没判还好,大家都觉得你还有个‘秘密武器’,等到你判了,还是这么回事,那所有商户、百姓都知道,你不中用!
这样连续折腾之下,
什么治安保证、什么人间乐土,全是骗人的,老百姓对官府的信任本就脆弱,现在更是荡然无存!
而后果虽不会马上显现,但越来越多的人会去试探那个红线是真的,不夜城也在慢慢悠悠之中,逐步乱了起来……
所谓的不夜城,除了没宵禁,其他就没新鲜事儿!
反正这不是大事,没有命案、银两不多,坐在宫里的皇帝是不知道的。
其实朱厚照正在欣赏顾佐献上的《不夜城》,这幅画定格了皇帝大婚当夜一个热闹的瞬间。
所以他就着炭火,赏着雪景,安心的接受了自己的作品与成就感。
他身边也就顾佐一个人,正德二年将近,有些事得开始布局。
“画虽好,但一切也只是刚起步。朕记得,年初定了一个开源节流的朝会议题,现在来看,节流执行的一般,开源倒是颇有成效。
不夜城呢,是个细水长流的事,两三年也不会大出风头,收回来的银子还是留在少府,你若是觉得有信心,就到应天府也去做一个不夜城。不过这倒不急,眼下是两笔银子的事。
首先,两淮的银子从两淮来,还是往两淮去,修路的工程队既然定好,春节一过,路面解冻便让他们马上入场。这是正德二年的一桩大事。
问题就是第二笔。从浙江的奏报来看,今年的岁入会忽然多出海贸这一块,再加上原本朝廷的积银,朝廷中有些声音,认为朕从民间搜刮银两太多。换句话说,朝廷有力量了。”
顾佐听了半天,没想到皇帝在最后那个地方落笔。
“陛下的意思是……要使用这份力量?”
火光在朱厚照的眼神里一闪一闪,他也没什么表情。
但这份沉静之下是汹涌。
迄今为止,他做的大事,一个是在边境打了两场仗,一个是改变了海禁之策,再一个就是晃了一下盐法。
其他的一些小事如书院、医馆、藏书园,以及在体制之下所加的丙寅科科举、各种情况下的官员调任等。
然而以上所有都没有触及真正的核心问题。
大明王朝有三个基本问题,这三个不解决,肯定有一个皇帝要在一百年后死于非命,不是在煤山死,也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死。
这是三个核心问题便是卫所屯田、官绅优免、宗藩供养。
这里面的事,随便解决一个,即便只从感性上也会觉得国家的负担减少、活力增强。
但是又的确是很难。
而且比动几个盐商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剧烈,说到底,盐商再有钱,但他们不是统治基础本身,商人能闹出什么大动静?
但上面的这三个问题,里面的‘既得利益者’其实就是统治阶级本身。
“唉。”
朱厚照再英明神武,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不是怕,而是担心时机是否成熟,再有现在也才正德元年而已……
约莫一个时辰后,两人离开,返回坤宁宫,因为身穿礼服,很不方便,所以回去第一样事就是换回常服。
朱厚照抬着胳膊,让人整理,并问刘瑾:“去乾清宫问问,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他已经大约三天没有管过正事儿了。
结果刘瑾回来复命说:“启禀陛下,侍从室并没有人递条子。想来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没什么大事儿。”
这倒不是真的,大概是臣子也知道皇帝正在行大婚礼之间,若没实在要紧事,就不来打扰了。
实际上,正德元年已经接近末尾。要说最大的事,其实就是大婚本身。
但正德二年,就不是这样了。
第四百一十九章 漫雪、西施与拳头
京师的雪预兆着丰年。
正德元年逐渐远去,喧嚣了一年的朝堂随着皇帝大婚似乎慢慢安静下来。
没有人要杀谁,便是小偷也得回家过个年。
不过十一月的一天,不夜城的中央街出了一档子事,
出事的地点,就在一个铺子门前,这铺子上方挂着‘香脆豆腐’四个字。
招牌之下,是一个轻挽袖口、梳着云髻的姑娘。
而姑娘之前,是一拳被打倒在地的一个公子哥,
另外的,还有个人骑在他的身上继续揍他!
这件事要往回说,两个月前,不夜城到处招商,其中所开出的诱人条件,就是锦衣卫亲自维持治安,卖东西的、买东西的,谁也不准不守规矩。
这种事,对于一个异常漂亮的姑娘来说过于有吸引力。
所以这位豆腐西施东拼西凑的借钱,也算将就巴巴到不夜城中央街租了个铺子。
她自信手艺非凡,只要客人多,开门做生意的自然有得赚。而且不夜城中有官府,也不怕什么歹徒上门。
不过明目张胆的歹徒是不会上门了,但京里色胆滔天的公子哥却撵不走。
这些心智都不完整的半个成年人,长这么大除了吃喝就没干过正事,你指望他能有什么出息。
寻常人见了绕道走的锦衣卫,他不害怕,寻常人以为的当街争执是丢尽颜面、败坏家风,他们不以为然。
可他们这样打起来不要紧,‘香脆豆腐’的生意没法做了。
毕竟谁也不想为了一口吃的,绕这里来,万一惹上个麻烦呢?
事情到这里,这位叫玉娥的女子被逼得走投无路,她是借债开店,哪里耗得起?
后面忽然想起,当初官老爷说了,不夜城的治安是有保障的!
这样,她便一纸诉状将这两人告了!
朝廷为了不夜城的管理,专门在边上设了一个分所,就叫不夜城治安所,其中人员从刑部、大理寺、锦衣卫和少府之中抽调组成。
这些人也想不到,开衙之后的第一桩案,就是两个伯爷的案子!
被打者名周度,是长宁伯府的人,打人者名王焕,是威宁伯府的人。
这种官司你说怎么判?
一顿嘴皮子磨下来,威宁伯府王焕倒是大方,无意损坏的桌椅板凳,他赔了;长宁伯府周度不甘落后,影响生意的损失他赔了。
审案者有两人,一个是刑部主事陈有光、一个是锦衣卫百户卫学政,陈、卫两人一看,这多好呀,人家这身份愿意出银子了,那还不是结案了事?
结果玉娥不让,她非请官府裁定,不允许周、王二人再到她铺子里去。
但这怎么可能?
对方是伯爷,不夜城是官府所开,大路修在这儿,你怎么不让他去?
关键即便这样判了,谁去执行?他就是去了你怎么办?谁天天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去拦这两个伯爷府的人?
做不到的事情还要瞎判,这不是自己搬个火炉子烤自己吗?
但玉娥是各种朝廷现在怎么为民的好话听多了,就觉得自己在不夜城的生意没法儿做,
所以如果不裁定这两人不准去,她便不走,并为此在公堂上出言不逊!
这样一来立马惹怒了陈有光和卫学政,左劝右劝还是没用的情况下,他们便在怒气和冲动之下,要以‘咆哮公堂’之罪,给玉娥上刑!
结果周王二人又不乐意了,于是他们公然阻挠审案官执法,同时又不想人家裁定不允许他们去。
这就僵住了。
陈有光和卫学政有啥办法,打也不行,判也不行。那就退下,不审了!
可这姑娘是个烈性子,不审了?
不审了,当初把不夜城说的那么好的那些话怎么说?
反正回去生意也做不了,她就跪着不走。
衙门里的人知道,两个伯爷府的公子都喜欢她,谁也不敢动她。
而恰是寒冬腊月,漫天白雪,凡胎肉体哪里经得住这些?
一夜过来,一片白雪之中躺着一个人,她晕过去了!
虽说被人抬到医馆里赶紧救治,没出人命,但这事儿一出,京师里顿时哗然!
原本一个简单的争女案,变成了治安所断案不公的大案!
牌子上写的好看,什么童叟无欺,治安良好,结果呢,到最后还是平头老百姓倒霉!
这样一来,人们对不夜城的信心就没有了。开门做生意,很多时候就是怕权贵欺负,不夜城搞那么大阵仗,本来让一些人心里存了幻想的。结果这才多久,还是一样!
而玉娥在女子医馆里被救治,已到生死关头,女子医馆的人没办法急忙去找了谈大夫过来施针,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
结果这姑娘也不想活了。她躺在床上,眼角一直流泪。
谈允贤也没办法,就对玉娥说:“世上之事,不如意者甚多。一时的委屈、困难都算不得什么,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
“谢过……谢过谈大夫。但是小女子……穷苦出身,为了开这个铺子,恼了家里人,也借了不少银子,现在碰上这种事,哪里还有什么希望。”
姑娘噙着泪,倒也是叫人觉得可怜。
而事情越发大了以后,懂事的人还是知道轻重,特别是长宁伯府和威宁伯府里头的主事人,不夜城是什么东西,他们能不晓得?
惊慌之下,他们马上就给刑部主事陈有光和锦衣卫百户卫学政送去礼物,要他们尽快裁定,就不允许那两个混蛋去什么中央街。
有伯爷亲自来说,还送礼物,他们俩还有什么话说?
真的就这么判了。
但问题是,家风败坏的地方,真要能管住家里人,那一开始就不会出这么个人。
过去一个月,到十二月时,威宁伯府的王焕又去了。
一个去了,另外一个自然不惯着他。都是伯爵府,你能去,我不能去?
这样一来,彻底坏事了,
治安所没判还好,大家都觉得你还有个‘秘密武器’,等到你判了,还是这么回事,那所有商户、百姓都知道,你不中用!
这样连续折腾之下,
什么治安保证、什么人间乐土,全是骗人的,老百姓对官府的信任本就脆弱,现在更是荡然无存!
而后果虽不会马上显现,但越来越多的人会去试探那个红线是真的,不夜城也在慢慢悠悠之中,逐步乱了起来……
所谓的不夜城,除了没宵禁,其他就没新鲜事儿!
反正这不是大事,没有命案、银两不多,坐在宫里的皇帝是不知道的。
其实朱厚照正在欣赏顾佐献上的《不夜城》,这幅画定格了皇帝大婚当夜一个热闹的瞬间。
所以他就着炭火,赏着雪景,安心的接受了自己的作品与成就感。
他身边也就顾佐一个人,正德二年将近,有些事得开始布局。
“画虽好,但一切也只是刚起步。朕记得,年初定了一个开源节流的朝会议题,现在来看,节流执行的一般,开源倒是颇有成效。
不夜城呢,是个细水长流的事,两三年也不会大出风头,收回来的银子还是留在少府,你若是觉得有信心,就到应天府也去做一个不夜城。不过这倒不急,眼下是两笔银子的事。
首先,两淮的银子从两淮来,还是往两淮去,修路的工程队既然定好,春节一过,路面解冻便让他们马上入场。这是正德二年的一桩大事。
问题就是第二笔。从浙江的奏报来看,今年的岁入会忽然多出海贸这一块,再加上原本朝廷的积银,朝廷中有些声音,认为朕从民间搜刮银两太多。换句话说,朝廷有力量了。”
顾佐听了半天,没想到皇帝在最后那个地方落笔。
“陛下的意思是……要使用这份力量?”
火光在朱厚照的眼神里一闪一闪,他也没什么表情。
但这份沉静之下是汹涌。
迄今为止,他做的大事,一个是在边境打了两场仗,一个是改变了海禁之策,再一个就是晃了一下盐法。
其他的一些小事如书院、医馆、藏书园,以及在体制之下所加的丙寅科科举、各种情况下的官员调任等。
然而以上所有都没有触及真正的核心问题。
大明王朝有三个基本问题,这三个不解决,肯定有一个皇帝要在一百年后死于非命,不是在煤山死,也是在另外一个地方死。
这是三个核心问题便是卫所屯田、官绅优免、宗藩供养。
这里面的事,随便解决一个,即便只从感性上也会觉得国家的负担减少、活力增强。
但是又的确是很难。
而且比动几个盐商所带来的影响更加剧烈,说到底,盐商再有钱,但他们不是统治基础本身,商人能闹出什么大动静?
但上面的这三个问题,里面的‘既得利益者’其实就是统治阶级本身。
“唉。”
朱厚照再英明神武,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不是怕,而是担心时机是否成熟,再有现在也才正德元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