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公主为帝_7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崔夫人闻言一惊:“放、放了?”
  太平侧身望着崔夫人,那双漂亮的凤眼里,隐然透出一点笑意来:“放了。”
  崔夫人眼中满是震惊,口齿也有些不清晰起来:“为、为何?”
  太平搁下茶盏,宽大的衣袖慢慢拂过案沿,柔声说道:“因为我不介意这些流言。”
  崔夫人惊骇得说不出话来。
  在她眼中看来,长安城中的这些流言蜚语,字字句句都是软刀子,能杀人不见血,也能背地里捅得人直不起腰来。前些日子流言兴起的时候,她还在暗中推了一把,为的就是将事情闹大,好在来日让太平公主承她一份情。
  但眼下太平公主似乎不想承她这份情。
  而且更令人讶异的是,太平公主不但不想承她这份情,她还丝毫不介意那些流言蜚语。
  崔夫人心中瞬间转了十七八个弯,却委实摸不透太平公主心中所想。她垂下头,低低应了一声是,却预备再同公主好好说清楚这些流言的害处,让她接受自己的一番好意。只是还没等她开口言说,外间便有小厮来报,说是小郎君同几位堂兄弟进学归来,想要找阿娘说话。
  崔夫人还没来得及阻止,便有几个十一二岁的半大少年从外间跑了进来。
  “阿娘。”
  “婶娘。”
  “婶娘……”
  那些少年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前同崔夫人见礼。在见到太平公主之后,他们都有些惊讶和好奇,却也都乖乖地上前执礼,口称公主万安。这些少年们果然是一族的堂兄弟,面容都颇为相似,乍一眼看去,竟有些分不清谁是谁。
  太平微微抬手,含笑道:“不必多礼。”
  她目光在那些少年当中逐一扫去,最终停留在最右边的那位少年身上。他约莫只有十一二岁年纪,面容清俊,身形修长,已经隐隐带了一点日后的高傲和冷枭。太平目光扫去时,他正微微垂着头,镇定且从容地向她行礼,无论仪态还是动作,都挑不出半分错处来。
  这些大族少年们,从小便会刻苦训练这些礼仪,以预备日后出将入相之用。
  太平凝神看了片刻,心中渐渐地有些感慨。崔夫人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指着少年笑道:“那是崔尚书府上的长子崔湜。公主可是瞧着有些眼熟?”
  太平低声叹道:“确是眼熟。”
  崔湜,户部尚书崔挹长子,出身博陵崔氏,年少时便中了进士,可以说是天纵英才。
  但这位天纵的英才,却卷进了她最后的那桩案子里,连性命都搭了进去。
  太平想起前世的那桩祸事,又遥遥望着崔湜,心中一时间百味杂陈,不知该如何面对他才好。上辈子随她谋反的官员不少,从左羽林大将军到雍州刺史,又到他这位西台右相,几乎朝中大半的人都被她笼络到了麾下。但崔湜……
  她在那些唐书中看到过,崔湜是下场最为凄惨的一个。
  崔夫人见太平良久不语,以为她是嫌这些孩子烦,便挥挥手让他们下去了。那些少年们又逐一向太平执礼告退,从神态到动作全都一丝不苟,仪态优雅且从容。崔夫人等那些少年们尽数退开之后,便又转头看向太平,眼中隐有忧色:“公主。”
  太平低低嗯了一声,手中把玩着那只白瓷杯盏,道:“夫人有话不妨直言。”
  崔夫人劝慰道:“如今长安城中流言四起,就算公主心中不甚在意,也万万不能小觑了去。臣妇以为,还是应当及时刹住这股流言,莫要让它们愈演愈烈为好。”
  她一番说说得情真意切,又字字句句都为太平考虑,似乎很有道理。
  太平莞尔一笑,搁下杯盏,神情渐渐温和了些:“夫人言重了。我自然知道这些流言蜚语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也知道夫人是为了我好。但是夫人,眼下我已经有了对策,而且也已经十拿九稳。夫人的心意太平领了,只是这些市井无赖们,还请夫人放了罢。”
  崔夫人闻言一怔,然后微微牵了一下嘴角:“原来公主早已有了对策。”
  她笑得有些勉强,亦不十分畅快。
  太平转头望她,语气愈发地温和:“夫人秉性聪颖,早在数日前便已经猜到长安城中将会流言四起,又怎会猜想不到,那些流言的源头,就和那张焦尾琴一样,本就是冲着我而来的?”
  她站起身来,遥遥望着阁楼外纷飞的大雪,声音异常地平静:“既然本就是冲着我来的,那我就算是将长安城中的市井儿们一并下狱,恐怕也无济于事。”
  她不自觉地弯了一下嘴角,又问道:“夫人以为呢?”
  崔夫人心中一凛,又微微垂下头去,道:“公主所言甚是。”
  她早知道太平公主不简单,却想不到公主的洞察力竟会这样强。只是如果公主不承她的情,那件事情恐怕有些难办……崔夫人正待再说些什么,忽然外间有小厮来报,说是琅琊王妃到了。
  崔夫人望了太平一眼,吩咐道:“请王妃进来。”
  不多时,琅琊王妃便被小厮引了进来。
  琅琊王妃今日仍是一身的朝服,挽着高髻,面上也涂抹着极盛的容妆,似乎是刚刚见过什么贵人。她进到阁楼里之后,先是对太平执了半礼,然后转头望着崔夫人,面容微微有些愁苦。
  崔夫人冲她点了一下头,然后垂首唤道:“公主。”
  太平转过身来,微微笑道:“看来此事,是同嫂嫂有关了。”
  她面上虽然是在笑着的,但袖中的手却不知不觉地掰住了阁楼的扶栏,指尖微微泛白。
  崔夫人垂首说道:“公主聪慧。眼下确实是有一件事情,想要借公主的手去办成。今年圣人身边的二十四位千牛备身,统共就只剩下了十个名额。琅琊王府上的小郎,还有臣妇府上的三郎,一并都在今年的待选之列。只是……”
  她踌躇片刻,终于还是咬牙说道:“此事太悬。臣妇同王妃商议过后,便想着……想着若是能走公主的门路,便会多上几分胜算。公主素来得圣人和天后宠爱,若是得幸献言,当是……幸甚。”
  太平微微颔首,眼中透着一抹幽深:“原来如此。”
  原来是为了顺利选上千牛备身,才不辞辛苦地将她请了过来。又这般千方百计地,要替她消弭流言。崔夫人想要她承她的情,想必也是为了多几分胜算罢……
  崔夫人咬一咬牙,又上前半步,垂首说道:“若是承蒙公主照拂,将此事顺利办成,臣妇同王妃定当谨记公主大恩,不敢或忘。”
  她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而且字字诚恳,倒不像是作伪。
  太平沉默许久,才缓缓点头,道:“此事我记下了。”
  崔夫人神色一松,又同琅琊王妃一道,向太平深深施礼:“多谢公主。”
  崔夫人了却一桩心事之后,言语间便松快了许多,非但要留着太平在府中用膳,还唤了几个府中少年过来,说是要请公主指点诗文。太平持着那些崔府少年郎们的功课,睁眼看了许久,才苦笑道:“夫人难为我了。这些小郎君们的才情,每一个都远胜于我。我实在是指点不来。”
  她搁下那些诗文,又说道:“不过,若是我的驸马在此,或许尚能够指点一二。”
  太平话音方落,便有一位崔府少年走上前来,恭谨地执礼问道:“听闻薛附马才情颇高,素有蓝田公子盛名,就算是在长安城中,亦不曾落过下风。我等仰慕驸马已久,却一直无缘得见。却不知今日,驸马可来了府中?”

章节目录